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
黑龙江一对夫妻因日常积怨爆发激烈争吵。
盛怒之下,其中一人愤然提出离婚,在气头上的两人决定立刻去办手续。
然而,在前往民政局的路上,平日很少出问题的汽车却频频“闹脾气”。
车子屡次无故熄火,短短路程中被迫停车检修了六次,还额外加了两次油。
每次停车,丈夫都弓着腰反复检查,妻子则无奈地在寒风中等待,心中满是疑惑:
这车怎么偏偏今天如此不争气?
眼看就要到民政局,丈夫又突然说玻璃水没了,必须加上。
望着他忙碌的背影,妻子顿感蹊跷,拍下视频发到了网上。
视频迅速引发热议,有网友一语道破真相:
“表面修车忙不停,心里全在盘算怎么哄你回家,天冷,快给个台阶下吧!”
听过这样一段话:“好的婚姻,该演的戏要演,该装的糊涂得装,该和解的就和解。”
一段婚姻是否能长久进行下去,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夫妻双方为这段关系付出的努力。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多少感情的破裂,不是因为缺少爱,而是因为双方都不愿先低头。
好好沟通,是经营婚姻最珍贵的能力
主持人寇乃馨曾讲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她的丈夫是著名音乐制作人黄国伦,夫妻俩都十分要强,遇到问题时常针锋相对。
有一次,她气急败坏之下,居然脱口而出:“黄国伦,你凭哪一点配得上我啊,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你是二手货!”
当时黄国伦没有回嘴,转身收拾行李,拉着行李箱走到家门口。
他转身对她说了一句:“乃馨,有些话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吗?”然后就走了。
节目上寇乃馨说:“有时候,越会说话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言语去伤人。那件事过后,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有可能是一个家暴者。”
林清玄曾说:“夫妻之间,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和谐。”
沟通不是非要说动听的情话,有时一个不放弃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的辩解。
它传递的是:我还愿意为这个家“修修补补”,我还在乎你。
婚姻里,不是谁先开口谁就输了,而是谁先放弃沟通谁就真输了。
愿意沟通,愿意行动,就是给关系留了一口气,留了一线生机。
沟通的大门打开了,积压的情绪才能疏导,冻结的感情才能回温。
正如一位婚姻专家指出:“幸福的婚姻并非没有冲突,而是夫妻懂得在冲突中修复关系。”
别让误会和沉默,把小事拖大,把爱人推远。
婚姻这辆车,想要跑得远,定期检修(沟通)比什么都重要。
好好沟通,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婚姻保养术。
中年人的婚姻: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
网上有人问,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是什么?
高赞回答是:遇事不抱怨,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人到中年,婚姻疲态尽显,激情褪去,剩下的多是责任与琐碎。
妻子抱怨丈夫不顾家,丈夫埋怨妻子不体贴。
殊不知一味抱怨责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发矛盾,将伴侣越推越远。
小说《一地鸡毛》里有段情节,让人心有戚戚然。
主人公小林赶着上班,匆忙买回的豆腐忘了放冰箱。
妻子下班一进门,就闻到豆腐变质散发的馊臭味,顿时火冒三丈。
她厉声质问:“豆腐买回来不搁冰箱,安的什么心?”
小林因为早晨急着买豆腐上班迟到,挨了领导训斥,正憋着一肚子火。
没成想刚进家门,妻子就为块馊豆腐喋喋不休。
于是,一块小小的坏豆腐,瞬间点燃了战火。
争吵中,小林翻出旧账:“你去年不也摔碎了一个暖水瓶?”
妻子立刻反唇相讥:“那你上个月还打碎花瓶了呢!”
两人你来我往,揪住对方过去的疏忽不放。
最终因双方互不相让,演变成一场不可开交的家庭大战,闹到一地鸡毛。
著名主持人汪涵在谈及两性关系的话题时,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在婚姻里,最需要就是夫妻双方能够将心比心。
理解对方的难处,体谅对方的笨拙,包容对方偶尔的坏脾气。
中年夫妻,是战友,是伙伴。
少一点苛责,多一点体谅;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心疼。
当你张开理解的怀抱,那份被生活磨砺出的情谊,反而会历久弥坚。
好的婚姻,是互相包容
梁实秋说得透彻:“所谓包容,不过是明白了爱情的另一面,叫做迁就。”
婚姻里,从来没有天造地设的完美契合。
更多的是两个带着不同棱角的人,在岁月里互相磨合。
你有你的固执,我有我的倔强;你有你的习惯,我有我的方式。
若事事针尖对麦芒,日子只会过得剑拔弩张,两败俱伤。
真正的爱,是愿意为对方磨平一些不必要的棱角,是在原则之外留出广阔的包容空间。
国学大师季羡林与夫人彭德华的婚姻,是平凡中见包容的典范。
季羡林一生醉心学术,生活上堪称“低能”。
季老有时沉浸书海,忘了吃饭时间;有时东西随手乱放,需要夫人到处寻找。
他的作息也与常人不同,深夜写作是常事。
面对丈夫这些看来是“添麻烦”的习惯,彭夫人极少抱怨指责。
她理解丈夫的志趣所在,默默调整自己的节奏去适应他。
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季老能心无旁骛地钻研学问。
她包容了他的“书呆子气”和生活上的笨拙。
而季老亦深知妻子的辛劳与付出,满怀敬重与感激。
这种相互的包容与体谅,让他们携手走过了漫长而平静的岁月。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言:“夫妻相处,难得糊涂。”
这糊涂,不是真傻,而是懂得适时放下、不计较的豁达。
无关原则的小错,一笑而过;无伤大雅的缺点,试着接纳。
人无完人,多看对方的好,多念对方的情。
给对方留出成长的空间,也是给自己留出了心宽的余地。
修修补补,才是婚姻最真实也最温暖的模样。
那些能白头偕老的夫妻,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学会了在矛盾中互相体谅、彼此迁就。
▽
有人说:“夫妻就是争争吵吵,打打闹闹,却又相互陪伴,彼此到老。”
人生在世,只有夫妻,才是长久安心的陪伴。
叫一声老婆很容易,叫一声老太婆却很难;
叫一句老公很轻松,叫一句老头子却需要一辈子。
当彼此都愿意为对方放低身段,再破旧的车,也能稳稳驶向白头。
点亮“爱心”,愿天下夫妻都能读懂那份沉默的挽留,珍惜眼前人,把日子过成细水长流的风景。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妍落 来源:老子道德经(LZDD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