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疗霍乱先腹痛者法。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千金》、《备急》、崔氏、《古今录验》并同。通按《铜人经》:中管,一名太仓,在脐上四寸,胃募也。)
又疗先洞下者法。灸脐边二寸,男左女右,十四壮,甚者至三四十壮,名大肠募也。(《千金》、《备急》、崔氏、《古今录验》同。)
又疗转筋者法。灸脚心下,名涌泉。又灸当足大拇指聚筋上六七壮,神验。又灸足大指下约中一壮。(《千金》及《翼》同。)
又疗转筋入腹痛者法。令四人捉手足,灸脐左二寸十四壮。又灸股中大筋上去阴一寸。
又疗苦啘者法。灸手腕第一约理中七壮,名心主,当中指。
又疗下痢不止者法。灸足大指本节内侧一寸白肉际,左右七壮,名大都。(《千金》同。通按《铜人经》:大都二穴,在足大指本节后陷中。)
又疗吐且下痢者法。灸两乳边连黑外,近腋白肉际,各七壮,可至二七壮。
又疗苦烦闷急满法。灸心厌下三寸七壮,名胃管。(文仲同。)
又法,以盐内脐中,灸上二七壮。(文仲、《千金翼》同。)
又疗苦绕脐痛急者法。灸脐下三寸三七壮,名关元良。(文仲同。)
又疗先吐者方。灸心下一寸十四壮。又并疗下痢不止,上气,灸五十壮,名巨阙,正心厌尖头下一寸是也。(《千金翼》、文仲、崔氏、《备急》同。通按《铜人经》:巨阙在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
又疗霍乱,神秘起死灸法。以物横度病人口中,屈之,从心鸠尾度以下,灸度下头五壮,横度左右,复灸五壮。此三处并当先灸中央毕,更横度左右也。又灸脊上,以物围令正当心厌,又夹脊左右一寸各七壮,是腹背各灸三处。(崔氏、文仲同。)
又华佗疗霍乱已死,上屋唤魂者。又以诸疗皆至,而犹不瘥者法。捧病人覆卧之,伸臂对,以绳度两肘尖头,依绳下夹背脊大骨空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壮,无不活者。所谓灸肘椎,空囊归。已试数百人,皆灸毕即起坐。佗以此术传其子孙,世世皆秘之不传。(《千金》、崔氏、《备急》同。并出第一卷中。)
《千金》凡得霍乱灸之,或时虽未立瘥,终无死忧,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后吐,当随病灸之。
又疗霍乱灸法。灸谷门穴,在脐傍二寸,男左女右,一名大肠募,灸二七壮。不止,又灸如前数。(通按:《甲乙针经》: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夹脐两傍各二寸陷者中。)
又疗吐下不禁,两手三阴三阳脉俱疾数者法。灸心厌骨下三寸,又灸脐下三寸,各六七十壮。
又疗干呕者法。灸间使穴,在手掌后三寸两筋间,左右各灸七壮。不瘥,更灸如前数。(《翼》、文仲、《肘后》同。)
又疗手足逆冷者法。灸三阴交穴,在足内踝直上三寸廉骨际陷中,左右七壮。不瘥,更灸如前数。(《肘后》、《古今录验》同。)
又疗转筋不止者法。灸足踵聚筋上白肉际七壮,立愈。
又疗走哺转筋者法。灸踝白肉际,左右各二十一壮。又灸小腹下横骨中央,随年壮。
又疗转筋四厥者法。灸两乳根黑际各一壮。
又疗转筋在两胁及胸中法。灸手掌白肉际七壮。又灸膻中、中府、巨阙、胃管、尺泽,以上并疗筋拘,头足挛急皆愈。
又疗转筋不止者法。若是男子,手挽其阴牵之;女子挽其乳,逐左右边。
又疗转筋欲死者方。令四人手持足,灸脐上一寸十四壮,自不动,勿复持之。
又疗霍乱泄痢所伤,烦欲死者方。灸慈宫各二十壮。慈宫在横骨两边各二寸半。横骨在脐下横门骨是也。(并出第二十卷中。通按:《甲乙针经》:衡门,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在横骨两端约中动脉是。)
《救急》疗霍乱,心腹痛胀吐痢,烦闷不止,则宜灸之方。令病人覆卧,伸两臂膊著身,则以小绳正当两肘骨尖头,从背上量度,当脊骨中央绳下点之,去度,又取绳量病人口,至两吻截断,便中折之,则以度向所点背下两边,各依度长短点之,三处一时下火,灸绝便定,神验。艾炷大稍加也。
又疗霍乱转筋不止,渐欲入腹。凡转筋能杀人,起死之法无过于灸。灸法惟三处要穴,第一承筋穴,在腨股下际。取穴法:以绳从脚心下,度至脚踵便截断度,则回此度,从脚踵纵量向上,尽度头,当腨下际宛宛中是穴,灸三七壮,则定。又不止则灸涌泉,在足心下,当足大指中节后一寸半,正当大筋上是穴。又灸足跟后黑白肉交际当中央。此三处要穴,灸之不过二三七壮,必定。(并出第一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