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阴下痒湿方七首

《病源》:大虚劳损,肾气不足,故阴汗阴冷液自泄,风邪乘之,则搔痒也。其汤针灸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卧令两手布膝头,取踵置尻下,以口内气,腹胀自极,以鼻出气,七息,除阴下湿、少腹里痛、膝冷不随。(出第四卷中。)

文仲疗阴痒生疮方。

嚼胡麻涂之,验。(《肘后》、《千金》同。)

葛氏疗阴囊下湿痒皮剥方。

乌梅(十四枚) 钱(四十文) 盐(三指撮)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于铜器中浸九日,洗之效。(《肘后》同。)

又方

煮槐皮、苦参、黄柏及香薷汁洗之,并良。(《肘后》同。出第七卷中。)

《救急》疗阴下湿痒成疮方。

猪蹄(两脚) 槐白皮(切,一升)

上二味,斟酌以水煮洗疮,一日五六遍,永瘥。

又方

煮桃皮,和黍米汁洗之。(并出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阴下痒湿,汤洗方。

甘草一尺,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四度,便愈。

又疗阴下湿痒生疮方。

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取三五沸,去滓,以洗疮。诸疮亦治之。(出第四十一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