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久疟方八首

《病源》:夫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怵作也。疟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日发不解,胁下有痞,疗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虚其津液。先其时发其汗,服汤已,先寒引衣自覆汗出,小便自利则愈也。(出第十一卷中。)

深师疗久疟难断,香豉丸方。

香豉(一分,熬) 常山(七分) 蜀漆(十分) 附子(一分,炮) 大黄(二分,好者)

上五味,捣下筛,蜜和。发日早,服五丸如梧子,须臾又服五丸。发晚者,至发可三四服,令其得吐为佳,欲不即断畏吐者,但则长将久服,无不瘥也。忌生葱、生菜、猪肉。

又疗三十年疟,常山汤方。

常山(三两) 黄连(三两)

上二味,切,以酒一斗宿渍之,向晚以瓦釜煮取六升,一服八合。比发时,令得三服。有热当吐,有冷当下。服之者,千百无一不断。亦可半合,无服全剂者。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并出第二十二卷中。)

《千金》栀子汤,主疟经数年不瘥者,两剂瘥;一月以来,一剂瘥方。

栀子(十四枚) 常山(三两) 车前叶(二十枚,炙) 干秫米(十四粒)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未发一服,发时一服,发后一服。以吐痢四五行为瘥,不止,冷饮止之。忌生葱、生菜。(出第十卷中。)

崔氏疗疟,纵久患者,不过五六服以来亦瘥,常山散方。

常山(三两) 干漆(三两,熬烟尽) 牡蛎(一两半,熬) 桂心(二两) 橘皮(二两) 杏仁(二两,去皮尖,熬)

上六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先发热,饮和服;若先寒,清酒和服之。时取未发前一食顷服,服药日惟须晚食,七日内慎如药法。忌生葱、生菜。(出第四卷中。)

《备急》龙骨丸,疗久疟不断者方。

龙骨(一两) 常山(三两) 大黄(二两) 附子(二分,炮)

上四味,捣末,以鸡子黄丸如梧子大。先发、临发各饮服五丸,无不断,长将服之。支云:神验。疗三十年疟。忌生葱、生菜、猪肉等。(张文仲、《支方》同。出第二卷中。)

《备急》疗疟,连绵积日不瘥,常山散方。

常山(三两) 羚羊角(三两,炙令焦) 乌梅肉(三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

上五味,捣为散,以竹叶煮饮,取六七合,饮及热用。调常山散三方寸匕,未发前一服,若瘥停;不瘥临欲发,又进二寸匕。老小以意量之。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又疗疟,无问年月远近并瘥,乌梅丸方。

乌梅肉(三两,熬) 苁蓉(三两) 桃仁(三两,熬,去皮) 常山(三两,熬) 升麻(二两,炙)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未发时酒服二十丸,欲至发时更服二十丸,百无所忌,惟触之则难瘥,饮服亦得。此药或吐痢,或不吐痢,勿怪。五六日频进佳。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一方有豉三两,熬。文仲、《备急》同。并出第一卷中。)

《近效》疗久难瘥疟,常山酒方。

常山(三两) 鳖甲(二两,炙) 鲮鲤甲(一两,炙) 乌贼鱼骨(一两,炙) 乌梅肉(七枚) 桃仁(四十九枚,去皮尖,别捣如泥) 竹叶(切,一升) 豉(三合,熬令香) 葱白(切,一升)

上九味,细切,合以酒三升,渍经再宿。空腹,早朝温服一合。良久取吐,如不吐,至斋午以来服之。四服如不瘥,隔日更依前服,必瘥。瘥后十日内,不得吃冷水、黏滑、人苋、生菜,余如常。(梁颢处。)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