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经穴图
手阳明大肠经穴考(左右共四十穴)
商阳(一名绝阳):在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许,大肠脉所出为井。(针一分,灸三壮。)治耳鸣聋,寒热痎疟。
二间(一名间谷):在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大肠脉所溜为荥,实则泻之。(针三分,灸三壮。)治喉痹鼽衄,曰疾齿痛。
三间(一名少谷):在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大肠脉所注为输。(针三分,灸三壮。)治下齿龋痛,肠鸣洞泄。
合谷(一名虎口):在食指大指歧骨间陷中,握拳取之,大肠脉所过为原,虚实皆拔之。(针三分,灸三壮。○孕妇禁针。昔有徐文伯泻足太阴经三阴交而补合谷,胎遂落,盖因血衰气旺也。)治中风筋急,伤寒头痛,目翳风疹,唇吻不收。
阳溪(一名中魁):在手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张大指次指取之,大肠脉所行为经。(针三分,灸三壮。)治热病烦心,目翳赤烂,耳鸣惊掣,肘臂不举。
偏历:在手腕后三寸,手阳明络,别走太阴。(针三分,灸三壮。)治寒热癫疾多言,耳鸣鼻衄,喉痹齿痛,肩臂酸疼。
温溜(一名逆注,一名池头):在腕后五寸六寸间,手阳明郄。(针三分,灸三壮。)治肠鸣腹痛,伤寒哕逆,膈中气闭,口舌肿痛。
下廉:在辅骨下,温溜上二寸五分,去上廉一寸辅锐肉分。(针五分,灸三壮。)治痹痛乳痈,痃癖小肠气。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针五分,灸五壮。)治手臂不仁,胸痛喘息,肠鸣小便难。
三里(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锐肉之端,按之肉起。(针三分,灸三壮。)治偏风下牙疼,颔肿瘰疬。
曲池:在肘外辅骨屈肘横纹头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大肠脉所入为合,虚则补之。(针七分,灸七壮。)治瘈疭癫疾,皮肤痂疥,伤寒余热不尽,妇人经脉不通。
肘髎:在肘大骨外廉陷中,与手少阳经天井穴并,相去一寸四分。(灸三壮,针三分。)治肘节风痹,臂痛不举。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一云在天府穴下五寸。(灸七壮,禁针。)治气逆瘰疬。
臂臑:在肩髃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陷中,举臂取之,(一曰平手取之。)手足太阳阳维之会。(灸七壮,针三分,不宜深。)治瘰疬臂痛。(按: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肩髃下一寸句上,旧有肘上七寸䐃肉端七字,误,故删之)。
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在膊(音博)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中,举臂取之有空,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针八分,灸五壮。)治中风瘫痪,肩臂痛不能向头,泄精憔悴,瘿气瘰疬。
巨骨:在肩尖上行两叉骨罅中,手阳明、阳跷之会。(针四分,灸五壮。)治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天鼎:在颈中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针三分,灸三壮。)治暴喑气哽,喉痹嗌肿,不得食。
扶突(一名水穴):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穴后一寸半,开中三寸,仰取之。(针三分,灸三壮。)治咳嗽上气,喉中如水鸡声。
禾髎(一名长顪):在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分。(针三分,禁灸。)治鼻塞鼽衄。
迎香: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针三分,禁灸。)治鼻有息肉,面痒浮肿。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