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
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全年均可采挖。去须根略晒,压扁晒干。用时润透或蒸过,除去木质心,切片或盐水炒用。
药性
辛、甘,微温。归肾、肝经。
功效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应用
1、肾阳虚阳痿、宫冷不孕、小便频数。本品补肾助阳,甘润不燥。治虚赢阳道不举,以巴戟天、牛膝浸酒服(《千金方》);也可配淫羊霍、仙茅、枸杞子,用治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所致阳痿不育,如赞育丸(《景岳全书》);若配肉桂、吴茱萸、高良姜,可用治下元虚冷,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如巴戟丸(《和剂局方》);又常与桑螵蛸、益智仁、菟丝子等同用,治疗小便不禁(《奇效良方》)。
2、风湿腰膝疼痛及肾虚腰膝酸软无力。本品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肾阳虚兼风湿之证为宜,多与补肝肾、祛风湿药同用。常与肉苁蓉、杜仲、菟丝子等同用,治肾虚骨痿,腰膝酸软,如金刚丸(《张氏医通》);或配羌活、杜仲、五加皮等同用治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利,如巴戟丸(《圣惠方》)。
用法用量
水煎服,5~15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有热者不宜服。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大风邪气,阳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2.《本草纲目》:“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
《本草备要》:“补肾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湿脚气水肿。”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