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疗下痢丸,主数十年痢下,下气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长时服之,令人不霍乱方。
黄连 黄柏 桂心 大麦糵(一升半) 干姜(各三两) 吴茱萸(四两) 蜀椒(汗,半两) 麹(一升,熬炒) 乌梅(二升半)
上九味,捣筛,蜜和。食已,饮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至二十丸,亦可至三十丸。
又疗数十年下痢,消谷下气补羸,乌梅肉丸方。
麹(好者一升,炒) 附子(炮,二两) 大麦糵(炒,一升) 当归(三两) 桂心(三两) 黄连 吴茱萸 乌梅肉 干姜(各四两) 蜀椒(一两,汗)
上十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食已,饮服十丸,日三。
又四续丸,主三十年疰痢,骨立萎黄,肠滑不疗方。
云实(五合) 蜡(五两,白者) 附子(炮,二两) 女葳(三两) 龙骨(二两)
上五味,捣筛为末,以蜡煎烊,以丸药如梧子。饮服五丸,日三,不过五六服必瘥。其云实熬令香。(《千金》名蜡煎丸。)
又疗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或青或黄,四肢沉重,起即眩倒,骨肉消尽,两足逆冷,腹中热,苦转筋,起止须人扶,阴冷无子,椒艾丸方。
赤石脂(二两,别末) 熟艾(一升) 干姜(三两) 蜀椒(三百枚,汗) 乌梅(三百枚,酢渍,剥取肉)
上五味,先捣筛姜、椒为末,将熟艾、梅肉著一斛酒,饭下蒸,令饭熟,内干姜、椒末、赤石脂末,合捣三千杵,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不瘥至二十丸,加黄连一升,艾一斤。
又疗三十年痢不止方。
厚朴(炙) 干姜 阿胶(炙,各二两) 黄连(五两) 石榴皮 艾叶(各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疗积久三十年常下,神效方。
赤松木皮(去上苍皮,二斗)
上一味,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日三,即止,不过服一斗永瘥。秘方。三十年痢,百日服瘥良。(并出第十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三十年寒下及霍乱,诸药所不能疗,并肠滑,若是蛊疰所中方。
蓼子 艾屑(各一升) 龙胆 续断 白术(各三两) 蜀椒(汗) 附子(炮) 桂心 苦参 干姜 甘草(炙) 鼠尾草(各二两)
上十二味,捣筛,蜜和。一岁儿服一丸如梧子,三岁儿服二丸,五岁儿服三丸,大人服五丸,饮下。疗寒热气愊愊在胸中,卒气痛绕脐,神良。
廪丘公疗下痢三十年方。
茯苓 干姜 黄连(等份)
上三味,捣筛为散,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之,一日渐增至百丸。苦痢剧者,加龙骨、附子炮,等份,一服十丸,渐增之,以知为度。
又当归汤,疗三十年下痢,止诸痛方。
当归(一两) 生姜(八两) 大枣(二十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作三服。不瘥,复作之。
又云:吾患痢三十余年,诸疗无效,惟服此方得愈也。安石榴汤,疗大疰痢及白滞,困笃欲死,肠已滑,医所不能疗方。
干姜(二两,生姜倍之) 黄柏(一两,细切) 石榴(一枚,小者二枚) 阿胶(二两,别研,渍之)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胶令烊,顿服,不瘥复作。疗老小亦良。
人羸者稍稍服之,不必顿尽,须臾复服。石榴须预取之。(《肘后》同。一方无黄柏,用黄连。并出第二卷中。)
又深师疗久痢方。
龙骨 赤石脂 无食子(各六分) 地榆(三分) 熟艾(三月者良,三分) 橡子 黄柏(各五分)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饮服四五十丸,日二服,稍加至六十丸。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