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白痢方八首

《病源》: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薄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滞痢。(出第十七卷中。)

《广济》疗白脓痢方。

甘草(六分,炙) 厚朴(十二分,炙) 干姜 枳实 茯苓(各八分)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绞去滓,分为二服,日再服。

又疗心腹胀满,不能下食,及痢白脓方。

厚朴(五两,炙) 豆蔻(五枚) 甘草(一两,炙) 干姜(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绞去滓,分为二服,日再。(并出第四卷中。)

《千金》大桃花汤,主冷白滞痢肠痛方。

赤石脂(八两) 干姜 当归 龙骨(各三两) 附子(炮) 牡蛎(各二两,熬) 芍药 甘草(炙,各一两) 人参(一两半) 白术(一升)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白术,取九升,内药,煮取三升,分为三服。脓者加厚朴三两,呕者加橘皮二两。

又方

龙骨(六两) 厚朴(三两,炙) 赤石脂(五两) 当归(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日再服。热加白头翁十分、牡蛎三两。

《延年》乌梅肉丸,主冷白脓痢,食不消方。

乌梅肉(熬) 熟艾 黄柏 甘草(炙,各八分)

上四味,捣筛,蜜丸如梧子。以饮服十五丸,日三服。忌同前。(出第七卷中。)

《必效》白痢方。

麻子汁

上一味,以汁煮取绿豆,空腹饱服,极效。

又方

黄连末

上一味,以水和,每服三匕即愈。(并出第二卷中。)

《古今录验》疗白滞下,昼夜无复数,龙骨汤方。

龙骨 牡蛎(各三两,熬) 乌梅肉 熟艾 白头翁 干姜(各一两) 女葳 黄连 当归(各二两) 甘草(六两,炙)

上十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二合,分服,日三夜一,断便止。忌同前。(出第十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