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凡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
又疗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为生疮,生姜泄肠汤方。
生姜 橘皮 青竹茹 白术 黄芩 栀子(各三两) 桂心(一两) 生地黄(十两) 茯苓 芒硝(各二两) 大枣(十四枚,擘)
上十一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忌生葱、芜荑、海藻、菘菜、酢物、桃李、雀肉等。(出第十八卷中。)
《删繁》疗肺脉厥逆大于寸口,主大肠热咳上气,喘鸣心烦,麻黄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芍药 生姜 半夏(洗十遍) 细辛 五味子(各三两) 桂心(二两) 石膏(八两)
上八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七八沸,去沫,次下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饧、生葱、生菜等。
又疗大肠热甚,胁满,掌中热,淡竹叶饮,泄热气方。
淡竹叶(切,三升) 橘皮(三两) 干苏叶(三两) 白术(四两) 甘草(一两,炙) 葱白(切,一升) 桂心(一两) 石膏(六两,碎) 杏仁(六十枚,去皮尖,熬)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叶取一斗,去滓,澄清,取九升,下诸药,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若须利下,纳芒硝三两。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并出第二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