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呷咳方二首

《病源》:呷咳者,犹是咳嗽也。其胸膈痰饮多者,咳则气动于痰,上抟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咳动息,呀呷有声,谓之呷咳。其与咳嗽大体虽同,至于投药则应加消痰破饮之物,以此为异耳。(出第十四卷中。)

崔氏三十年以来呷咳,并疗之方。

莨菪子(新者) 南青木香(真者) 熏黄(无石臭者)

上三味等份,捣筛为散,以羊脂涂青纸一张,以散药著纸上,卷裹之。平旦空腹烧裹头令烟出,吸取十咽,日中时复吸十咽,日晚后吸十咽。七日内禁生冷酢滑。三日则瘥。(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呷咳,书墨丸方,大神验。万年县令席君懿送。

书墨(二分) 甘遂(二分) 葶苈子(二分,熬) 前胡(五分) 大黄(五分) 巴豆(二分,去心皮,熬)

上六味,捣筛为散,巴豆、葶苈别细研,蜜和,丸如梧子。以白蜜粥清饮,旦空腹服三丸,人弱服二丸,则利水或吐,三日以后更一服,还如上法,不过三服愈。疗三十年咳,如利不止者,以冷白饮止之。吐痢止后,食禁生冷、酢滑、猪、鱼、鸡、面、油、酒、冷水、蒜、芦笋。此药宜春夏服之。有毒之药,宁从少起。(《广济》疗瘕嗽上气,喉中作水鸡鸣。出第十九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