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此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肉,随虚处而停结为瘰疬。或如梅、李等大小,两三相连在皮间,而时发寒热是也。久则变脓溃成瘘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踑踞,以两手从脚入据地,曲脚加其上,举尻,其可用行气。愈瘰疬、乳痈。(出第三十四卷中。)
《甲乙针经》寒热瘰疬论:黄帝问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所生?岐伯对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气也,稽留于脉而不去者。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未著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去易。问曰:去之奈何?对曰:请从其末引其本,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决其生死法:反其人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从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此赤脉不下贯瞳子者,可疗。(《千金》同。出第八卷中。)
《广济》疗瘰疬丸方。
鹳骨 狸骨(并炙) 射干 玄参 升麻(炙) 青木香 沉香 犀角(屑) 丁香 羚羊角(屑) 丹参 甘草(炙,各四分) 人参 沙参(各三两) 獭肝(六分) 连翘(六分) 光明沙(二分,研)
上十七味,捣筛,蜜丸。以饮服十五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空腹服之。忌生冷、油腻、血食并酢、热肉、海藻、菘菜、黏食、陈臭、生血物等。
又疗瘰疬方。
连翘 射干 玄参 芍药 青木香 芒硝 升麻 栀子仁(劈) 前胡 当归 甘草(炙) 大黄(各二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快利。忌同前方。(并出第五卷中。)
刘涓子疗寒热瘰疬散方。
狸骨(五两,炙) 乌头(七分,炮) 黄连(六分)
上三味,捣下筛。先食,以酒服一钱匕,日三良。忌猪肉,冷水。(范汪同。出第十卷中。)
《千金》疗瘰疬方。
白僵蚕为散,以水服五分匕,日三,十日瘥。(深师、《救急》同。)
又方
于患人背两边腋下后文上,随年壮灸之。
又方
灸耳后发际七壮。
又方
槲白皮(二斤)
上一味,细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真珠砂方寸匕,和汁一升,旦向日服之,强行,须臾吐鼠出,三朝服良。
又方
狸头一枚,炙,捣下筛,旦白饮服方寸匕,日再服之。
又方
狼粪灰封上良。
又疗寒热瘰疬散方。
连翘 土瓜根 龙胆草 苦参 黄连 瓜蒌 芍药 常山皮(各两) 狸头骨(一枚,炙)
上九味,捣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三。忌猪肉、冷水。(《翼》、《集验》、《古今录验》同。一方云:无狸头骨,加之名狸头散,余同。并出第二十四卷中。)
《救急》疗瘰疬方。
马齿苋阴干烧灰,腊月猪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疮,拭干敷之,日三。(出第三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