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活幼口议

议胀

疳气胀 疳极胀 疳积胀 气积胀

议曰:小儿患疳,证候皆由虚所传积,乃为母积,既已作虚,气传授逐成疳疾,其名数种,皆渐所致,不可更与通利,尤加重候,即宜和益,消疳调气。若尚有虚积,便白后重,当兼塌气,以去之,先与服神功保童丸以至泄气为快,既泄虚气即散,不伤其气,功效至良,应患疳积,便利无度,大有功效。

●褐丸子

治小儿阴阳不和,脏腑怯弱,乳食不消,心腹胀满,呕逆气急,或肠鸣泄泻频并,腹中冷痛,食证乳癖,痃气痞结,积聚肠胃,或秘或利,头面肿满,不思乳食,乃疗五种疳气,八种痢疾。饥肉消瘦,气粗腹大,神色昏愦,情意不乐常,服散冷热气调和脏腑,去疳积止泻痢,进乳食生饥肉,悦颜色,功效非常,不能缕述褐丸子良方。

萝卜子 陈皮 青皮 黑牵牛 京三棱 蓬莪术 胡椒 木香

又一方,加胡黄连半两,苦楝半两,萝卜子只使一两。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煎萝卜汤下。

议曰:证候不明,医之过也。丸散不良,士之缪也。去医裁药,审证察候,犹若权衡,以究标本,医药纯全之道。凡调理小儿杂病,须究疳证积候,乃五脏所传及至变作他患,殊失源流,迷而不反,所以作疾。

此方最善宽肠下气,散结去郁,其疳与积已作,米作顺传逆传并皆宜服,功盖常方,大厚肠胃,充实脏腑,按证所疗,无不克效,京辇之下作,疳药货卖,名闻四方,活幼多数,今不隐藏,故述详悉,请敬用之。

痞气胀 癖气胀 证积胀

议曰:痞癖之气,同根异名,作疾有块,皆在左胁,男女亦同。然痞者阳证,癖者阴证,缘小儿脾胃不和,阴阳二气交错,冷热相制,皆由积之所致,故先寒后热,一如其虚,汗出则息。若先下却其积则热,往往不去,及增加重,而又作肿,虚满头面。凡儿有是疾,医者不可轻易投砒治之,其砒有大毒,冲胃三焦,作渴引饮,水停在脾,脾属四肢,亦作浮肿,重则致喘,烦躁虚闷,倦怠不安,砒之为药,岂可妄投,宜先与服黎浆饮,加汤使如法取,令寒热退,三五日了却,与三棱丸磨化,积毒以利为度,去其根本,若未通更服。

●三棱煎丸

治婴孩小儿食伤生冷,粘腻热毒等物,脾胃积滞,久不克化,令儿肚热脚冷,痞癖寒热及疗癥瘕,中脘不和,膨胀上膈,气壅心腹,不得宣通,所以作疾。此药温良,但是诸积滞食不化,并宜与服三棱煎丸方。

京三棱 蓬莪术 羌花 鳖甲 淡豆豉 巴豆 川当归 杏仁

右前六味一处,以米醋一碗,煮令干,仍就炒起,更细截焙为末,次入当归末,又入杏仁,巴淡豆,和匀,水煮,面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大小加减服之。

议曰:此方亦名消痞丸,又名化积丸。其药破气行血,和脾开胃,应痞癖癥瘕,诸积气滞,并皆疗之噫,调理婴孩之法,预究脾胃之源。脾胃者,乃饮食之脏腑也。古云:人无根株,饮食为命,然饮食之物,有所宜则谷气消,血脉匀则肌肤壮,精神爽,有所不利,则肠胃虚,肢体瘦,面目黄,疾病作。是以药固脏腑,其胃气和,即谷食自然留之;其脾胃壮,即谷食自然磨之。若饮食迟化,即气弱,饮食不化,即气虚。小儿服此,初安脏腑,次益肌肤,三焦既顺,百脉俱调,效验至良,医痞第一。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