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疽有因露卧,风寒深袭于骨者;有因形气损伤,不能起发者;有因克伐之剂,亏损元气,不能发出者;有因外敷寒药,血凝结于内者。凡此皆宜灸熨患处,解散毒气,补接阳气,温补脾胃为主。若饮食如常,先用仙方活命饮,解毒散郁;随用六君子汤,补托荣气。若体倦食少,但用前汤,培养诸脏,使邪不得胜正。若脓已成,即针之,使毒不得内侵,带生用针亦无妨。如用火针,亦不痛,且使易敛。其隔蒜灸,能解毒行气。葱熨法能助阳气行壅滞。此虽不见于方书,余常用之,大效,其功不能尽述,惟气血虚脱者不应。
〔治验〕
南司马王荆山,腿肿作痛,寒热作渴,饮食如常,脉洪数而有力。此足三阳经湿热壅滞,用槟苏败毒散,一剂而寒热止;再剂而肿痛消;更用逍遥散而元气复。两月后因怒,肿痛如锥,赤晕散漫,用活命饮二剂而痛缓;又用八珍汤加柴胡、山栀、丹皮而痛止。复因劳役,倦怠懒食,腿重头晕,此脾胃气虚而不能升举也,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安。
一儒者左腿微肿,肉色如故,饮食少思,此真气虚而湿邪内袭也。盖诸气皆禀于胃,法当补胃壮气,遂用六君加藿香、木香、当归,数剂饮食渐进;更以十全大补,元气渐复而愈。
一儒者两腿肿痛,肉色不变,恶寒发热,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脾气不足,湿痰下注也。以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芍药,二剂,寒热退而肿痛消;又十余剂,脾胃壮而形体健。
一男子患此入房,两臂硬肿,二便不通。余谓:肾开窍于二阴,乃肝肾亏损也。用六味丸料加车前、牛膝而二便利,用补中益气而肿硬消,喜其年少得生。
一上舍内痛如锥,肉色如故,面黄懒食,痛甚作呕。此痛伤胃也,用六君子以壮其脾胃,用十全大补以助其脓而针之,更用前汤倍加参、芪、芎、归、麦门、五味、远志、贝母而疮敛。
一男子因负重,饮食失节,胸间作痛。误认为疮毒,服大黄等药,右腿股肿,肉色如故,头痛恶寒,喘渴发热,脉洪大而无力。此劳伤元气,药伤胃气而然耳。用补中益气汤四剂,又用十全大补汤数剂,喜其年少而得愈。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