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夫人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在表为虚,在里为实。心肺虚热冲胸,口干,干久乃成疮,生脓则痒矣。自然虚极,非是实也。脏者藏也,为不能含藏阳气,使阳气妄出,发则日虚。若独肝家有风,即木气抟心故痛,亦非真心痛。苦真心痛,只得半日而死,为心不受邪故也。
疗乳石热发,头痛心痛,胸胁胀满,寒热,手足逆冷,或口生疮烂,或干呕恶闻食气,气上欲绝,久虚者方。
前胡 芍药 黄芩 大黄 甘草(炙,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若坚实,加茯苓二两;若胸满塞,加枳实一两炙;若吐逆,加干姜二两;若口燥,加麦门冬二两。增减以意量之。忌如常法。
又疗食失度,口中发疮,漱之汤方。
黄芩(三两) 升麻 甘草(炙,各二两) 石膏(五两,碎)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冷含漱口,吐却,日十数过,瘥止。
又疗口疮方。
子蘗(四两) 龙胆(三两) 黄连(二两) 升麻(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别取子蘗冷水浸,投汤中令相得,绞取汁,稍稍含之,取瘥。忌如常法。
又若热发腹内,胸中悉有疮方。
升麻(二两) 乌梅(十枚) 黄芩 黄连 瓜蒌 甘草(炙,各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半,去滓,含之,咽亦不妨。
又疗体赤热烦闷,口中疮烂,表里如烧,痛不能食方。
黄芩(三两) 栀子仁(二十一枚) 香豉(二升) 大黄(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
又涂飞雪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 石膏(二两,碎) 黄芩(三两) 芒硝(四两)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去滓,内生鸡子白二枚及芒硝,搅令匀,以拭疮上,取疮瘥即止。
又疗热不散,体生细疮,并热不止方。
黄连 芒硝(各五两)
上二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内硝,以拭疮上,取瘥为限。
又疗紫石发动,恶寒壮热,口舌干焦方。
乌豆(二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令稀稠得所如饧,去豆,下蜜二合,更一两沸,以匙抄细细含之。如腹中鸣转欲利即停,得利即瘥。忌热食、陈臭物。(《千金翼》治发背痈疽。)
又疗石气发热,身体微肿,面生疮方。
升麻 葳蕤(各六分) 黄芩 紫雪(各八分,汤成下) 甘草(炙) 犀角(各四分) 栀子(十四枚)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内雪,分服之。以飞雪汤涂之,即瘥。(《千金翼》同。)
又疗体卒热生疮,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五两,去心) 豉(二升) 桂心 人参(各二两) 甘草(三两,炙) 葱白(一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取三升,去滓,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表里俱热,身体生疮,或发痈疖,大小便不利方。
芒硝(汤成下) 黄芩 知母 甘草(各二两) 栀子仁(二七枚) 大黄(四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下芒硝,分服。忌如常法。
又疗两鼻生疮,热痒,内亦热,兼头痛方。
麦门冬(去心) 知母 泽泻 甘草(炙,各二两) 粳米(五合) 竹叶(切,一升) 小麦(二升)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半煮竹叶、小麦,取九升,去之,内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服,日三夜一。忌如常法。
又疗生疮,热气奔胸方。
豉(一升) 葱白(切) 栀子仁(各十四枚)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石热发,烦热满胀及体生疮,兼气力弱方。
黄芩 芒硝 麦门冬(各二两) 大黄(三两) 栀子(十四枚) 甘草(一两,炙)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