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自缢死方一十五首

《病源》:人有不得意志者,多生忿恨,往往自缢,以绳物系颈,自悬挂致死,呼为自缢。若觉早,虽已死,徐徐捧下,其阴阳经络虽暴拥闭,而脏腑真气故有未尽,所以犹可救疗,故有得活者。若见其悬挂,便忽遽截断其绳,则不可救。此言气已拥闭,绳忽暴断,其气虽通,而奔并运闷,气则不能还,即不复得生。又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活;暮至旦,则难疗。此谓其昼则阳盛,其气易通也;夜则阴盛,其气难通也。又云:夏则夜短,又热,则易活。又云:气虽已断,而心微温,一日以上犹可活也。(出第二十三卷中。)

《肘后》葛氏疗自缢死,心下尚微温,久犹可活方。

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断之,悬其发,令足去地五寸许,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有顷,其腹中砻砻转,或是通气也。其举手捞人,当益坚捉持,更递嘘之,若活了能语,乃可置。若不得悬发,可中分发,两手牵之。

又方

皂荚末,葱叶吹其两鼻孔中,逆出,复内之。(《千金》、《备急》、文仲同。)

又方

以芦管吹其两耳,极则易人吹,取活乃止。若气通者,以少桂汤稍稍咽之,徐徐乃以少粥清与之。(并出第三卷中。)

仲景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疗。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活。皆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小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微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令可少桂心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乃稍止。兼令两人各以管吹其两耳弥好,此最善,无不活者,并皆疗之。(《肘后》、《备急》、文仲、《古今录验》同。)

《备急》方。

以罽衣若氍毹、厚毡物覆其口鼻,抑之,令两人极力吹其两耳,一炊顷,可活也。(《肘后》、《千金》、文仲、《集验》、《小品》同。)

又方

悬牵其头发,塞两耳,勿令通气,以葱叶刺鼻中,两人极力痛吹之,啮其两脚踵,即活。亦可塞鼻而吹口,活也。(《小品》、《古今录验》同。)

范汪疗自缢死方。

悬其发,令足裁至地,一时许即活。

又方

急手掩其口鼻,勿令内气稍出,二时许,气至即活。(《备急》、文仲、《古今录验》、《肘后》同。)

又方

以绢急绞身体令坚,以车牛载行三十里许,使人于车上行踏肩、引发、吹耳。

又方

以松子油内口中,令得入咽中,则便活。

《千金》疗自缢死方。

以蓝青汁灌之,又极须安定身心,徐徐缓解,慎勿割绳,抱取。心下犹温者,刺鸡冠血滴口中,即活。男用雌鸡,女用雄鸡。

又方

鸡屎白以枣许,酒半盏和,灌口鼻中,即活。

又方

梁上尘如大豆,各内一筒中,四人各一筒,同时吹两耳、鼻中,极力吹之,即活。

又方

尿鼻、口、眼、耳中,并捉头发一撮如笔管大,掣之,立活。(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删繁》疗五绝死方。

一曰自缢,二曰墙壁所迮,三曰溺水,四曰魇魅,五曰产乳,皆取半夏一两,捣筛,吹一大豆内鼻孔中,即活。心下温,一日者,亦可活。(《千金》同。)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