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伤寒论辩证广注

(准绳)柴胡升麻汤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咳嗽,涕唾稠粘。

柴胡(去苗) 干葛 荆芥(去梗) 赤芍药 石膏(各一钱半) 前胡(去苗) 升麻 桑白皮 黄芩(各一钱)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豆豉二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琥按上方,乃治少阳阳明病温,兼散手太阴风热之剂。

或问,赵氏医贯治温病,谓温病不恶寒,则知其表无寒邪矣,曰渴,则知其肾水干枯矣盖缘其人素有火者,冬时寒气虽伤,不能深入,藏于肌肤历时既久,火为寒郁于中,将肾水熬煎枯竭甲,阳木也,藉癸水而生,肾水既枯,至春。

时强木旺,无以为发生之本,故发热而渴,余以六味地黄丸滋其水,以柴胡辛凉之药,舒其木郁,随手而应,其说是邪。

非邪,余答云,此其说虽发明温病之源,实推展李东垣之意,然六味地黄丸料煎汤,岂治温病之药邪,此为乡愿乱德。

其说似是而非者也,或又问云,然则治温病之方,将何药以滋肾水邪,余又答云,肾水枯当急救肺金,金清,则水自滋。

温为春令,春木胜,则病温,金清则旺,而风木之邪自平,以上诸方中药,如葳蕤白薇石膏知母茅根栝蒌根,谓非色白入肺,清凉助金之药乎,况温病发热而渴,火郁之气盛也,火盛,必先烁金,所以古方治阳明病温,实清肺之药居多。

清肺金者,滋肾水也,且热渴已极,先治其标,赵氏反用六味丸料,以益水之源,是为迂,而不切于病情者也,犹云活人甚众,吾不信矣。

或问,庞安时论温病,有四时自受乖气,而成腑脏阴阳温毒者,则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KT 秋,有白气狸,(音郁与郁同)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证别,五脏各有方治,其说然欤,余答云,素问但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仲景伤寒例云,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其于夏秋二时,未闻有所谓温病也,今庞氏于四时之月,创造五色奇证。

以骇人心目,近今以来,未见有人得此等病者,所以花溪虞氏特起而议之,至今总论一书,亦渐淹没而不传也。

(琥)总按上温病方论一卷,乃春时感温气而成病,即内经所云,先夏至为病温者是也,病源千金外台等书,皆以温病为温疫,云此病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无收视者。

此系大瘟大疫,如东垣用普济饮子,治大头伤寒者是,非仲景论中所云温病也,温病间或,相染,不至灭门绝户,恐俗医不知而互相错认,故于卷后并及之云。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