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疗黄疸,遍身面悉黄,小便如浓栀子汁,茵陈丸方。
茵陈(四两) 黄芩(三两) 枳实(二两,炙)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丸,空腹以米饮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二十五丸,微利为度。忌热面、蒜、荞麦、黏食、陈臭物。(一方有升麻三两。出第一卷中。)
《肘后》疗黄疸者,一身面目悉黄如橘柚,暴得热,外以冷迫之,热因留胃中,生黄衣,热熏上所致方。
猪脂(一升)
上一味,成煎者温令热,尽服之,日三,燥屎当下,下则稍愈,便止。(与前《近效方》同。《备急》、崔氏同。出第三卷中。)
《小品》疗黄疸,身目皆黄,皮肤麹尘出,三物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一把) 栀子(二十四枚,擘) 石膏(一斤)
《千金方》加大黄(三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以猛火烧石膏,令正赤,投汤中,沸定取清汁。适寒温,服一升。自覆令汗出周身遍,以温粉粉之,则愈。若不汗,更服一升,汗出乃愈也。(深师、《古今录验》、《千金翼》同。出第四卷中。)
《集验》疗黄疸,身体面目皆黄,大黄散方。
大黄(四两) 黄连(四两) 黄芩(四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亦可为丸服。(《备急》、文仲、《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删繁》疗黄疸者,通身并黄,茵陈汤方。
茵陈(四两) 柴胡(四两) 升麻(三两) 龙胆草(二两) 黄芩 大黄(各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身体羸,去大黄,加栀子仁五六两、生地黄切一升。(《古今录验》、《千金》同。出第十卷中。)
《千金翼》论曰:凡遇天行热病,多必内瘀著黄,但用瓜丁散内鼻中,令黄汁出乃愈,即于后不复恐病黄矣。常须用心警候病人四肢身面微似有黄气,则须用瓜丁散,不得令散漫失候,必大危矣。特忌酒、面,犯者死。
又凡人无故,忽然振寒,便发黄,皮肤黄麹尘出,小便赤少,大便时闭,气力无异,食饮不妨,已服诸汤,余热不除,久黄者,苦参散方。
苦参(一两) 黄连(一两) 葶苈子(熬) 瓜蒂 黄芩 黄柏 大黄(各一两)
上七味,捣为散,饮服方寸匕,当大吐者日一服,不吐日二,亦得下。服药五日,知可消息,不知更服。忌猪肉、冷水。(《古今录验》、《千金》、《小品》同。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疗黄疸,身体面目尽黄,茵陈汤。太医校尉史脱方。
茵陈蒿(三两) 黄连(二两) 黄芩(三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甘草(一两,炙) 人参(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同。出第一卷中。)
《延年秘录》栀子汤,疗遍身黄如橘,心肋满急方。
栀子仁(四两) 黄芩(三两) 柴胡(四两) 升麻(三两) 龙胆草(二两) 大黄(三两) 瓜蒌(三两) 芒硝(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四五里进一服。(出第十卷中。)
《必效》黄疸,身眼皆如金色,但诸黄皆主之方。
取东引桃根细切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取时勿令见风,及妇人并鸡犬等见之,以水一大升,煎取搦一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惟眼最后瘥,百日方平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则散迟。忌食面、猪鱼等肉。此方是徐之才家秘方,其侄珍惠说,密用。(出第一卷中。)
《近效》疗发黄,身面眼悉黄如金色,小便浓如煮黄柏汁者,众医不能疗,良验茵陈汤方。
茵陈(四两) 黄芩(二两) 栀子(三两) 升麻(三两) 大黄(三两) 龙胆草(二两) 枳实(二两,炙) 柴胡(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若身绝羸,加生地黄一升,栀子加至七两,去大黄。如气力不羸,依前著大黄取验。忌如法。不瘥更作,以瘥为限,不过三四剂瘥,隔三五日一剂。(《经心录》同。李暠处得此方,神良。)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