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石发后变下痢及诸杂痢方一十二首

论曰:凡石性刚烈,气多炎上,理之伤温,即火转为炽,内煎脾肺。脾肺苦热,遂成其渴。饮水过量,即溲肠胃,胃得水则吐,肠得火即金寒。脏虽寒,火炎不灭,水渐流下,而为行潦遂变拥。肠胃虚冷,水谷不消,在阳益气不餐,在阴肠鸣而泄,久将不瘥,有成痢者。经言:呕哕发下焦之间,其斯之谓欤。疗下痢干呕,服香豉,多服之佳。如不损更发,宜服此方。

香豉(二升) 干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葱白(切,一升)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服之,甚良。

又方

干姜(五两)

上一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又疗白赤痢兼热闷方。

栀子仁(十四枚) 薤白(一握,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之良。

又疗白痢方。

黄连(一两,碎,绵裹) 白蜜(一合)

上二味,以童子小便二升渍一宿,煮取一升,去滓,入蜜,分服之。

又方

黄连(一两,碎) 薤白(切,一升) 乌梅(一握)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之。

又疗解散已经快利,热尚不退,兼痢不断,黄连汤方。

黄连(一两,碎) 白粱米(二合)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服之。

又疗痈肿热盛,取冷过多,寒中下痢,食完出方。

甘草(炙) 干姜 附子(炮,各六两) 蜀椒(二百三十枚,汗)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天行,兼有客热,下血痢,止血,破棺起死,黄连汤方。

黄连(四两) 黄柏(三两) 栀子仁(十五颗) 阿胶(一两,炙) 干姜 枳实(炙) 芍药(各二两)

上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解散除热止痢,黄连汤方。

甘草(炙) 升麻(各一两) 黄连(三两) 豉(五合) 栀子仁(十四枚)

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服之。

又解散因痢,宜服甘草汤方。

甘草(炙) 人参 黄连(各一两) 栀子仁(二十一枚)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服之。

又疗热毒赤白痢方。

羊肝(去膜,切,以水洗二十遍血尽,以粟米饭拌作面饼)

上一味,以水煮熟,漉著浆水中淘之,干漉,以美蒜韭候极饥食之,不过三两顿即瘥。

又疗水谷痢方。

取鲫鱼无问多少,治如食法,以新布干拭,断血脉,切作鲙,以蒜韭食之取足,候至夜,要以白粥量事吃之,即得瘥。忌如常法。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