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录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肺居外而近,上合于皮毛,皮毛喜受邪,故肺独易为嗽也。邪客于肺,则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喉鸣,甚者唾血。肺咳经久不已,传入大肠,其状咳则遗粪。肾咳者,其状引腰背痛,其则咳涎。肾咳经久不已,传入膀胱,其状咳则遗尿。肝咳者,其状左胁痛,甚者不得转侧。肝咳经久不已,传入胆,其状咳则清苦汁出。心咳者,其状引心痛,喉中介介如鲠状,甚者喉痹咽肿。心咳经久不已,传入小肠,其状咳则失气。脾咳者,其状上胁痛,阴阴则引肩背,甚者不得动,动便咳剧。脾咳经久不已,则传入胃,其状咳即呕,甚则长虫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状,咳而腹满,不能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又非时有风寒冷,人触冒解脱,伤皮毛间,入腑脏为咳上气如此也。又非时忽然暴寒,伤皮肤,中与肺合,则咳嗽上气,或胸胁又痛,咳唾有血者,是其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痈也。因咳服温药,咳尤剧,及壮热吐脓血,汗出恶寒是也。天有非时寒者,急看四时方也。
又疗咳嗽上气,时时呕白唾沫,数十岁者方。
吴茱萸 五味子 大黄 桂心 甘草(炙) 细辛 人参 紫菀 款冬花(各一两) 大戟 竹茹(各三分)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亦疗阴冷咳,至良。忌海藻、菘菜、生菜、生葱。(深师同。并出第十九卷中。)
深师疗诸咳,心中逆气,气欲绝,杏仁煎方。
杏仁(四两,去尖皮,末) 猪膏(二斤) 白蜜(二升) 生姜汁(三升)
上四味,著铜器中,于微火上先煎姜汁,次内蜜膏,令如饧,置器著地,乃内杏仁末,复令得一沸,煎成。服如枣大一丸含之,日三,不知稍稍增之。
又疗气上迫满,或气不通,烦闷喘呕,苏子汤方。
苏子(一升) 干姜(三两) 半夏(四两,洗) 桂心 人参(各一两) 橘皮 茯苓(各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若虚热,去干姜,用生姜六两,加黄芩二两。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酢物等。(并出第十八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