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针灸逢源

卷四 · 经穴考证 · 十二经络»十二经络次序(《十四经发挥》)

十二经络始于手太阴,其支者,从腕后出次指端而交于手阳明。手阳明之支者,从缺盆上挟口鼻而交于足阳明。足阳明之支者,从跗上出大指端而交于足太阴。足太阴之支者,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阴。手少阴无支者,直自本经少冲穴而交于手太阳。手太阳之支者,别颊上至目内眦而交于足太阳。足太阳之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合腘中,下至小指外侧端而交于足少阴。足少阴之支者,从肺出注胸中而交于手厥阴。手厥阴之支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阳。手少阳之支者,从耳后出目锐眦而交于足少阳。足少阳之支者,从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于足厥阴。足厥阴之支者,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入喉咙之后,上额循巅行督脉,络阴器,过毛中行任脉,入缺盆下注肺中,而复交于手太阴也。

按:人一呼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时八刻计一千八十息,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营卫四周于身。十二时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八周身。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脉行三十二丈四尺,为二周于身。总之为五十度周身,八百一十丈,脉合一万三千五百息也。故《五十营》篇曰: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此经脉之常度也。而子午流注针灸等书因人身经脉之行始于水下一刻,遂以寅时定为肺经,以十二时挨配十二经而为之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继后张世贤、熊宗立复为分时注释,殊不知纪漏者以寅初一刻为始,而经脉运行之度起于肺经,亦以寅初一刻为纪,故首言水下一刻,而一刻之中气脉凡半周于身矣,焉得有大肠属卯时,胃属辰时等次也?且如手三阴脉长三尺五寸,足三阳脉长八尺,手少阴、厥阴左右俱只十八穴,足太阳左右一百三十四穴,此其长短多寡大相悬绝,安得按时分发?其失经旨远矣。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