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附骨疽方八首

《千金》诊附骨疽法:凡附骨疽者,无故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喜著大节解中,丈夫、产妇喜著胯髀,婴儿亦著脊背。丈夫急者先觉痛,不得动摇,按之应骨痛,经日便觉皮肉渐急,洪肿如肥状是也。小儿才近便大啼呼,即是肢节有痛候也。大人缓者,先觉肥洪洪然,经日便觉痹痛不随。小儿四肢不能动摇,亦如不随状。著肢节解中有洪洪处,不知是附骨疽,令遍身成肿,不至溃死,体皆青黯,大人亦有不别是附骨疽,呼为贼风风肿也。

又凡人身体患热,当风取凉,风入骨解中,风热相抟,便成附骨疽。其候嗜眠沉重,忽忽耳鸣。又秋夏露卧,为冷所折,风热伏结而作此疾。急者热多风少,缓者风多热少。小儿未知取风冷,何意而有此疾,由其血气盛肌嫩,渐为风冷折之,即腠理凝结故也。

又凡骨疽者,久疮不瘥,瘥而复发,骨从孔中出,名为骨疽方。

以猪胆和楸叶捣封之。

又方

捣白杨叶,下筛敷之。

又方

穿地作坑,口小里大,深三尺,取干鸡屎五升,以艾及荆叶和之,令可燃火,令烟出,内疽孔坑中,以衣拥坑口,勿泄烟,半日许当有虫出。

又痈疽败及骨疽方。

末龙骨,粉疮四面厚二分。

又方

用自死虾蟆一枚,头发一把,以猪膏一片半,内二物煎之,消尽下之,欲冷,内盐一合搅和,以膏著疮中,日一易,虫出如发,虫尽愈。

又骨疽百方疗不瘥方。

可疮上以艾灸之三日三夜,无不愈也。(并出第二十三卷中。)

《备急》若骨疽积年,每一年一发,汁出不瘥方。

取胶熬捣末,粉勃疮上,及破生鳢鱼以之,如食顷,刮视其小虫出,更洗更敷,虫出尽止。(《备急》、文仲同。)

又疗疽疮骨出方。

黄连 牡蛎(各二分,熬)

上二味,末,先以盐汤洗,以粉之。(文仲同。出第四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