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谷疸方三首

《病源》: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忪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阳明病脉迟,食用难饱,饱则发烦头眩者,必小便难,此欲为谷疸,虽下之其腹必满,以其脉迟故也。(出第十二卷中。)

范汪疗谷疸,茵陈汤方。

茵陈四两,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以汁煎大黄二两、栀子七枚,得二升,分为三服。黄从小便去,病出立愈。(《肘后》同。出第十四卷中。)

《集验》疗劳疸、谷疸丸方。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两)

上二味,下筛,牛胆汁和丸。先食,以麦粥饮服如梧子大五丸,日三,不知稍增。(《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删繁》疗劳疸、谷疸,苦参丸方。(劳疸者,因劳为名也。谷疸者,因食而劳,故曰谷疸。)

苦参(三两) 龙胆草(二两) 栀子仁(三七枚)

上三味,捣筛为散。若病甚,取猪胆和为丸,如梧子大。一服五丸,日三四服,以饮汁下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