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耳鸣方六首

《病源》:肾气通于耳,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诊其右手脉寸口,名曰气口,以前脉浮则为阳,手阳明大肠脉也;沉则为阴,手太阴肺脉也。阴阳俱虚者,此为血气虚损,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眼时妄见花,此是肺与大肠俱虚也。左手尺中名曰神门,其脉浮为阳,足太阳膀胱脉也;虚者膀胱虚也。肾与膀胱合病,苦耳鸣,忽然不闻,时恶风。膀胱虚则三焦实也。膀胱为津液之府,若三焦实,则克消津液。克消津液,故膀胱虚也。耳鸣不止,则变成聋。(出第二十九卷中。)

《广济》疗耳鸣,塞耳丸方。

巴豆(二枚,去皮,熬) 桃仁(去皮,熬,二枚) 松脂(大豆许)

上三味,捣作二丸,绵裹塞耳中。

又疗耳鸣沸闹方。

吴茱萸 巴豆(去皮,熬) 干姜 石菖蒲 磁石 细辛(各一分)

上六味,捣未,以鹅膏和少许,以绵裹塞耳中,以盐五升,布裹蒸之,以熨耳门,令其暖气通入耳内,冷复易之,如此数用。瘥后,常以乱发卷以塞耳中,慎风。

《肘后》疗耳中常鸣方。

生地黄截断塞耳,日十易之,以瘥。一云纸裹,微火中煨之用良。(出第四卷中。)

《千金》疗耳鸣聋方。

当归 细辛 防风 附子 川芎 白芷(各六铢)

上六味,末之,以雄鲤鱼脑和煎,三上三下,膏香,去滓,以裹核许塞耳中,以绵裹之。鱼脑用六合,微火炼之。

又方

通草 细辛 桂心(各三分) 菖蒲(四分) 附子(一分) 矾石(一分) 当归 甘草(各二分) 独活(六分) 葱涕(半合)

上十味,捣末,以白鹅膏半合旋旋和,以绵裹枣核大塞耳中,日三,取瘥。忌如常。

又疗耳聋,鸣如流水声,久不治成聋方。

生乌头净洗,削如枣核大,以塞耳中,日一易之,三日愈。亦疗痒及卒风聋。(并出第六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