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五首

《病源》: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春遇痹,为筋痹,则筋屈,邪客关机,则使筋挛。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诸筋,主在春,其经络虚,春遇风邪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诊其脉,急细如弦者,筋急足挛也。若筋屈不已,又遇于邪,则移变入肝。其状夜卧则惊,小便数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手前后递互交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低头面心,气向下至涌泉、仓门,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体,平头动膊,前后欹侧,柔转二七。去膊井冷血筋急,渐渐如消。又云:以两手抱左膝,生腰,鼻内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萎。又云:以两手抱左膝著膺,除下重难屈伸。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生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右足著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抑手如似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捺物,极势上下,来去换易四七。去膊内风,两膊井内冷血,两腋筋脉挛急。又云:踞伸左脚,两手抱右膝,生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左足著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出第一卷中。)

《千金》疗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张仲景三黄汤方。

麻黄(五分,去节)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两服大汗。心中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分炙,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熬,渴加栝楼根三分,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炮。此方神秘不传。(张文仲、《备急》、深师及《翼》、《古今录验》同。)

又麻子汤,疗大风周身,四肢挛急,风行在皮肤,身劳强,服之不虚人,又主精神蒙昧方。

秋麻子(三升,净择,水渍一宿) 防风(二两) 麻黄(二两,去节) 生姜(二两) 橘皮(二两) 桂心(二两) 竹叶(一握,洗) 石膏(二两,碎) 细辛(二两) 葱白(一握) 香豉(一合)

上十一味,切,先以水二斗半,煮麻子令极熟,漉却滓,取九升,别煮麻黄数沸,掠去沫,内诸药汁中,煮取三升,去滓,空腹分三服。服讫当微汗,汗出以粉涂身。然极重风者,不过三剂,乃至五剂以来,无不瘥。轻者不过两剂瘥。有人患大风、贼风、刺风,加独活三两,比小续命汤准当六七剂。忌生葱、生菜。(一方无细辛。)

又白蔹薏苡汤,疗风,拘挛不可屈伸方。

白蔹(一升) 薏苡仁(一升) 芍药(一升) 酸枣仁(一升) 干姜(一升) 附子(三枚,炮破) 甘草(炙,一升) 桂心(一升) 牛膝(一升)

上九味,淳酒二斗,渍一宿,微火煎三沸。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服五合。忌生葱、猪肉、海藻。(《古今录验》同。《翼方》有车前子。并出第八卷中。)

崔氏疗暴得风,四肢挛缩枯细,不能行动,用大豆蒸,贫人不能办药者,可依此方。

取大豆三升,净拣择淘之,漉出蒸之,待气溜下甑,倾二大升酽酢甑中,和搅令遍,于密屋内地上设铺席一帛帕,倾豆著帕上,仍以五六重绵衣覆豆,令病人于豆上卧,以被覆之,若豆冷渐渐却绵衣,令一人于被内引挽挛急处,却绵衣尽,豆冷收取,更著甑中,依前法蒸热下甑,复著升半酢和豆,一准前法,用铺设。每一收豆,作二升荆沥汤与病人饮,饥即任食,日再度,夜一度,如此经三日三夜即休。忌风。(出第三卷中。)

《古今录验》西州续命汤,疗中风入脏,及四肢拘急不遂,缓急风方。

麻黄(三两,去节) 石膏(二两) 川芎(一两) 生姜(三两)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炙) 芍药(一两) 桂心(一两) 郁李仁(三两,去皮) 防风(一两) 杏仁(四十枚) 当归(一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初服取汗,米粉于衣里粉之。忌海藻、菘菜、生葱。(出第四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