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眼杂疗方二十首

(内缺二方)

《广济》疗客热冲眼,赤痛泪出,决明汤方。

决明子 升麻 枳实(炙) 柴胡 黄芩 芍药(各一两) 栀子(十四枚) 竹叶(一升) 车前草(四升) 甘草(一两,炙)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内芒硝。温服,分为三服。忌海藻、菘菜。

又疗先服石热冲上,眼赤方。

黄连 苦参 槐子(各八两) 蕤仁 决明子 黄芩(各二分) 麦门冬(六分,去心) 葳蕤 大黄(各六分)

上九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食后,以蜜水下二十至三十丸。忌猪肉。

《肘后》疗目卒痛,珠子脱出,及有青瞖方。

越燕矢 真丹 干姜(各等份)

上三味,末如粉,以少许著目中瞖上,良妙。

《小品》疗眼风结肿合,或眼生瞖,人口吹之,睛中牵引疼痛,白睛赤起,或黑变黄,从下上覆半睛者,秦皮汤方。

秦皮(洗) 黄连(各二分) 黄柏(三分) 大枣(五枚) 蕤仁(二分)

上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以洗眼。忌猪肉。

《集验》疗眼暗,热病后失明方。

以羊胆敷,旦暮各一。

又疗风眼烂眦者方。

竹叶(四分) 柏白皮(六分) 黄连(四分)

上三味,切,以水二升,煎取五合。稍稍滴两眦,日三度。忌猪肉。

《删繁》疗肝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眼视无明,狂悸非意而言,竹沥泄热汤方。

竹沥(一升) 麻黄 大青 栀子 人参 玄参 升麻 茯苓 知母(各三两) 石膏(八两,碎) 生姜(四两) 芍药(四两) 生葛(八两)

上十三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去滓,下竹沥更煎三五沸,分三服。忌酢物。

《千金翼》芜菁子,主明目,益肌肤方。

芜菁子三升,净淘,高著水煮二十沸,出著水盆中淘之,令水清,接取以别釜煮之,水尽即添益,时尝,看味美,沥出曝干。

上一味,捣末,酒饮等任意和服三方寸匕,日惟服七合,饱食任性酒服,即服无限时。慎生冷。百日身热疮出,不久自瘥。

又疗目赤口干唇裂方。

石膏(一斤) 生地黄汁(一升) 赤蜜(一升) 淡竹叶(五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七升,去滓,入石膏,取一升半,下地黄汁、蜜,取三升,细细服之。忌芜荑。(并出第十一卷中。)

文仲陶氏疗数十岁䁾眼烂眦方。

摘葫叶中心一把著铛中,水五升煮,用小板覆上,穿作孔,以目临上,疮当痛,食顷出泪一升,便即瘥。

《必效》朱砂散,主人眼中有黑白花,逐眼上下方。

光明砂(六分,研) 地骨白皮(五分) 车前子(三分) 龙脑香(六分) 决明子(五分)

上五味,捣筛,细研如粉,少少敷之。

《近效》疗热风暴赤,睑烂生疮,或碜或疼,或痒或痛,久患虚热,远视不明,喻若隔绢看花,或服石乳发动,冷热泪出,白睛赤红肿胀,泪裹眼珠,皆是肝膈实热,肾脏已虚。宜先服竹叶饮子治之,然后可点药。凡患眼有连睛疼痛者,皆不得以辛辣药点之,幸请细意详思,不得措手。比见投方点药,未曾试验,各说异能,竞施众疗,微有疼障似瞖者,或有庸人不审眼珠厚薄,乃将针穿豆爪甲摩之,伤败非一。今辄附数方,百无一失,且服之不令吐痢,点药不痛不疼,将摄即有所凭,疾苦岂能不愈。如前病状,宜服此竹叶饮子,除风客热暴,碜涩疼痛,睛赤目黄,冷泪热泪,兼理石乳天行眼疾方。

竹叶(一握) 干葛(三两) 地骨白皮 荠苨(各五两) 甘草(三两,炙)

上五味,切,以水二大升,煎取半升,去滓,内车前子三两,分三服,一日令尽,皆食后服之良。不过三剂,眼中疼痛歇,次得点药,一无疼痛,神效。前方亦须敷药,抽热毒风,不然恐寻经脉入眼,热深入亦难瘥也。又取羊肝一具,或猪肝亦得,猪肉精处亦堪取三斤,皆须破作手许大片,厚薄亦如手掌,候其疼处,或从眼后连耳上头,或有从眉向上入头掣痛者,火急新汲水中渍,令极冷,贴其疼痛脉上及所患部分,候肝或肉稍暖彻则易之,须臾间其肝肉等并熟如煮来者,岂不是热毒之候出也。此即损眼之祸。又恐三辰斋忌之月无肉,以大豆还作四五替,如渍肝肉法,更互熨之。其疼痛忽连鼻中酸辛者,并是难瘥之候,亦宜急觅吴蓝茎叶,捣如泥敷痛处,亦有瘥者,十得三四。凡是此患,不宜久忍,痛若深入于眼中,渐成痼疾。

又疗眼睛不疼,亦不痛,上下睑赤风痒生疮,泪多者,宜点此药方。

蕤仁(四十九枚,去赤皮,研) 胡粉(如棋子许大,上火烧,看赤变如金色)

上二味,各别研,取好真酥如杏核许大,都一处和,研令匀,入龙脑香如大豆许大三粒,研令消,宜油帛裹,或铜合子盛之,勿泄气伤风,则不堪用。或有小儿胎赤,并宜用此方。且不疼痛,亦不损眼。大人久患赤痛烂疮者,宜先取盐花,或好白盐一方寸匕,醋浆水,不用纯酢,中中者一大升,煎盐三五沸,绵滤取汁,欲夜卧,先以清水洗眼,次以盐汤洗之,拭令眼干,次以爪甲挑取麻子许多药,涂眼大、小眦,任眼开合,须臾少泪出,眼中凉冷,状若人吹,不经三日内其赤便瘥,视物渐明。恐眼中忽有到眯毛刺眼者,速令一人以镊子摘去之,否则令眼泪多碜痛。若不除之,涂药终无益耳。

又凡目疾,不问少长男女等,所忌有五:一房室,二面、酒,三目冲风冷霜雪、向日远视,四哭泣嗔怒,五终身不用吃生五辛、荞麦、葵菜。若因疾犯者,则疾深难疗,幸细意将慎,百无一失,故具五忌也。

又疗眼赤肿热疼,泪出烧人皮肉不可堪忍;或石乳发动,连睛疼闷,乍歇乍发,头痛增寒,睑赤疮烂,无所见物,白膜覆黑珠;或因天行斑毒,入眼无所见者,一切药并不可著,惟宜用此法甚验,万无失一方。

千岁蔂汁,一名蘡薁藤汁也。不问春秋冬夏,此采其茎,削去上苍皮,粗细如大拇指大者即得,截断,可长六七寸,取一铜器,或瓷器,中盛水三五升,渍之一食顷,其头白乳汁出,可长半寸许,取此汁将。为细末,以小杖子挑取如黍米,注目眦,任眼开,其瞖然渐消,落人耳中塞湿者,曝令干,如榖叶法。注□□如小粟许,每夜一两上注之甚良。此方夏侯拯处传。

又疗眼中一切诸疾,青盲瞖者,天行风赤,无端忽不见物,悉主之。此方兵部侍郎卢英所传,价重千金。

石胆(研) 波斯盐碌(研) 石决明 乌贼鱼骨(去甲) 铅丹 细辛 浓沙(各三分) 蕤仁(三两,碎) 防风(三两,末) 秦皮(二两,支) 马蹄决明(二两,净)

上十一味,捣散及研,避风煮,以白蜜炼,滤使净,和讫,于臼中更捣五七千杵,以油蜡纸重裹之,重合盛,勿令见风,可致百年不败。合之,不欲见虫大与鸟雀、妇女及孝子、秽恶之类,仍取腊月合之。有患,取米粒,更和上蜜如稀饧,夜卧点之。冲风行亦不畏。每日点,以瘥即止。(夏侯拯处传。)

又凡自天行病后,皆不得食葵、热面、生五辛、荞麦、鱼脍,毒物伤目,就中更犯房室,加之疼痛连眉,乍疼乍痒,鬓边脉掣,微似憎寒,愚医不晓,遂妄针灸,兼服补药,因兹失明。或有先服英乳之人,亦同斯疾,宜即将理,不得妄服汤丸,甘苦酸辛,须知冷热,只如肾风虚损,瞳人胀大无瞖,而便失明。假如肝脏热风,筋膜连睛生薄浮瞖,宜服甘平苦味之药,辛酸温热入口,发其风毒,惟宜敷薄膏散,热气自除,少饮汤方摄理,不盈三剂,日渐痊愈。吐痢汤、针灸不得妄施。宜服后方,疗天行从因犯食毒失明,两鬓脉掣热疼,兼头痛憎寒,天阴即发,及先食英乳者方。

前胡(三两) 生麦门冬(五两,去心) 竹叶(一握) 甘草(二两,炙) 栀子(二七枚) 干葛 葳蕤(三两) 漏芦(各三两)

上八味,切,以水三大升,煮取一大升,分作三服,神验良。忌海藻、生菜。

又鼢鼠土膏,疗眼疼,脉掣连耳热,疼不可堪者方。

取日中鼢鼠土(二升) 青木香(一两) 大黄(五两) 白蔹(三两) 寒水石(六两)

上五味,捣筛为散,用熟新白酒和如稠饧,当痛掣处摩之,如手掌许敷之,干即易,平旦至午即止,神效无比。

又眼有倒睫毛,或折在睑中,聚生刺人白睛,惟觉痒闷,渐赤膜起,连上下睑,多赤生疮。若掣刺黑睛,则泪出似白瞖出。若刺著瞳人,令眼疼痛碜涩,不欲见明,连鼻骏痛,兼脑掣疼,此多损伤,宜速救疗,其法如下。

若欲疗之者,皆取平晨日未出之际,令一眼明人把镊子拔之,去倒睫毛,勿使毛断,连根去之。下手十减八九,疼痛立止。至夜点前千岁蔂汁,三五日将息,方得平复。点首生男乳汁良。若点辛辣之药,从此伤败,实可痛哉!慎风寒、日月光及烟火、房室、五辛。一月内即瘥。

又凡是黑睛及瞳仁莹薄有疮瞖,皆不可用辛辣及温药洗之,并是害眼之兆,宜用秦皮汤洗之方。

秦皮(一两) 栀子仁(二七枚) 淡竹叶(一握)

上三味,切,绵裹,以水一升半著铜器中,煎三五沸,以绵滤取洗眼,切须净器物盛之。(夏侯拯录用。)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