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第七卷 心痛方八首

《病源》:心痛者,由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

又心为火,与诸阳会合,而手少阴心之经也。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其痛引喉是也。又诸脏虚受病,气乘于心者,亦令心痛,则心下急痛,谓之脾心痛也。足太阴为脾之经,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肾之经,足少阴是也,与膀胱合。膀胱之经,足太阳是也。此二经俱虚而逆,逆气乘心而痛者,其状下重,不自收持,苦泄,寒中,为肾心痛也。

诊其心脉急者,为心痛引背,食不下。寸口脉沉紧,苦心下有寒,时痛。关上脉紧,心下苦痛。

左手寸口脉沉,则为阴。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出第十六卷中。)

《备急》疗心痛方。

桂心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干姜依上法服之亦佳。忌生葱。(文仲、《集验》、《肘后》同。出第一卷中。)

《延年》疗心痛,茱萸丸方。

吴茱萸(一两半) 干姜(一两半) 桂心(一两) 白术(二两) 人参(一两) 橘皮(一两) 附子(一两半,炮) 蜀椒(一两,出汗) 甘草(一两,炙) 黄芩(一两) 当归(一两)

上十一味,捣筛为散,蜜丸。一服五丸,如梧子大,日三服,稍加至十五丸。忌猪肉、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药尽更合,酒饮无拘,食前后任意。(《肘后》有桔梗一两。出第十五卷中。)

《救急》疗心痛方。

取驴粪绞取汁五六合,及热顿服,立瘥。(《肘后》同。)

又方

东引桃枝一握,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顿服,大效。(《肘后》同。出第八卷中。)

《必效》疗心痛方。

当归末,酒服方寸匕,频服。(《备急》、文仲同。)

又方

生油半合,温服瘥。(《肘后》、《备急》、张文仲同。并出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心痛,黄连汤方。

黄连(八两)

上一物,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绞去滓。适寒温饮五合,日三。忌猪肉、冷水。(《肘后》范汪同。出第八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