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丸 治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有似懊憹之状,皆膈上血中伏火,蒸蒸然不安。宜用权衡法以镇阴火之浮越,以养上焦之元气。《经》云:热淫所胜,治以甘寒,以苦泻之。以黄连之苦寒去心烦、除湿热为君;以甘草、生地黄之甘寒泻火补气、滋生阴血为臣;以当归补血不足,以朱砂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黄连(一钱五分,酒洗) 朱砂(一钱,水飞) 酒生地黄 酒当归身 炙甘草(以上各五分)
上件除朱砂水飞外,捣四味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咽下,食后。
朱砂安神丸 治心烦懊憹,心乱怔忡,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
朱砂(四钱) 黄连(五钱) 生甘草(二钱五分)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食后,津唾咽下。
补气汤 治皮肤间有麻木,乃肝气不行故也。
白芍药 橘皮(不去白,各一两五钱) 炙甘草 黄芪(以上各一两) 泽泻(五钱)
上㕮咀,每服一两,水两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当归补血汤 治妇人肌热,躁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脉实血实。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也,若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肌困劳役。
黄芪(一两) 当归身(二钱,酒制)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两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
柴胡升麻汤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骨热,热如火燎,以手扪之烙人手。夫四肢者,属脾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此药主之。
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 白芍药 人参(以上各五钱) 炙甘草 柴胡(以上各三钱) 防风(二钱五分) 生甘草(二钱)
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忌食寒冷之物。
火郁汤 治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四肢者,脾土也,心火下陷于脾土之中,郁而不得伸,故《经》云:火郁则发之。
升麻 葛根 柴胡 白芍药(以上各一两) 防风 甘草(以上各五钱)
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二大盏,入连须葱白三寸,煎至一盏,去渣,稍热,不拘时候服。
小黄丸 化痰涎,和胃气,除湿,治胸中不利。
黄芩(一两) 半夏(汤浸,姜制) 白术(以上各五钱) 陈皮 青皮(去白) 黄芪(以上各三钱) 泽泻(二钱) 干姜(一钱五分)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食远,温水下。
黄芩利膈丸 除胸中热,利膈上痰。
生黄芩 炒黄芩(以上各一两) 半夏 黄连 泽泻(以上各五钱) 南星 枳壳 陈皮(以上各三钱) 白术(二钱) 白矾(五分)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温水下,忌酒湿面。
补益肾肝丸 治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耳聋耳鸣,困倦乏力,寝汗恶风,行步不正,两足欹侧,卧而多惊,脚膝无力,腰以下消瘦。
柴胡 羌活 生地黄 苦参(炒) 防己(炒,以上各五分) 附子 肉桂(以上各一钱) 当归身(二钱)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鸡头仁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水下。
太阳经嚏药
防风(二分) 羌活(三分) 红豆(二个)
上为细末,鼻内㗜之。
麻黄茱萸汤 治胸中痛,头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右寸脉弦急。
麻黄 羌活(以上各五分) 吴茱萸 黄芪 升麻(以上各三分) 黄芩 当归 黄柏 藁本(以上各二分) 川芎 蔓荆子 柴胡 苍术 黄连 半夏(以上各一分) 细辛(少许) 红花(少许)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后。
黄芪汤 治表虚恶风寒。
黄芪(五钱) 甘草(三钱) 香白芷(二钱五分) 藁本 升麻(以上各二钱) 草豆蔻 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麻黄 当归身(以上各一钱) 莲花青皮(七分) 柴胡(六分) 黄柏(少许)
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不拘时服。
除湿补气汤(一名清神补气汤) 治两腿麻木,沉重无力,多汗喜笑,口中涎下,身重如山,语声不出,右寸脉洪大。
升麻(六钱) 苍术(四钱) 酒黄柏 柴胡 黄芪(以上各三钱) 酒知母 藁本 生甘草 当归(以上各二钱) 五味子 陈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之,待少时,以早饭下之。
参归汤 补气血俱不足。
黄芪(七分) 甘草 生地黄(以上各五分) 柴胡 草豆蔻仁 升麻(以上各四分) 当归身(三分) 熟地黄 人参(以上各二分) 益智仁(少许) 红花(少许)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服。
升阳汤 治阳跷痫疾,足太阳经寒,恐则气下行,宜升阳气。
炙甘草(五钱) 麻黄(不去节) 防风(以上各八钱) 羌活(一两五钱)
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