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谓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出第二十卷中。)
《古今录验》五噎丸,疗胸中久寒,呕逆逆气,隔饮食不下,结气不消。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足逆冷。劳噎者,苦气膈,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䀮䀮。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逆胸胁所致,疗之方。
干姜 蜀椒(汗) 食茱萸 人参 桂心(各五分) 细辛 白术 茯苓 附子(炮,各四分) 橘皮(六分)
上十味,捣筛,以蜜和,为丸如梧子。酒服三丸,日再,不知渐增。忌桃李、雀肉、大酢、猪肉、冷水、生葱、生菜、酢物。(出第二十七卷中。)
《经心录》五噎丸,主五种之气,皆令人噎方。
人参 半夏 桂心 防葵(一方用防风、小草,各二两) 附子(炮) 细辛 甘草(炙,各二两) 食茱萸(三合) 紫菀 干姜 芍药 枳实(炙) 乌头(各六分,炮)
上十三味,捣筛,以蜜和,为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不知加至十五丸。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猪肉、生葱、生菜。(《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集验》噎塞不通方。
营实根(十二分)
上一味,捣为散。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出第五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