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石发热目赤方一十首

论曰:凡人五脏尽有风,而发有高下,动有深浅,则肾风发脚气,肝风目泪而暗,肺风鼻鼽嚏而嗽,脾风肉缓而重,心风恍惚而忘。若加于热,亦随脏观候。即肝风胁满而怒,喜静,加之热,即目漠漠而暗,若石气兼之,则赤而益痛;或生努肉及肿而烂速,可随轻重泻之,不然丧明矣。经曰:肝王则目赤。若兼石,则冬慎勿食热,热既不散,遂成伏气,遇春必发,预宜法防之,即非石药之过,岂不惜哉!黄帝曰:形受味,精受气,皆为饮食寒温呼吸之召也。诸脏仿此。

疗眼久赤痛方。

干枣(相接长一尺,切) 黄连(相接长一尺,擘)

上二味,以水一升煎三合,绵裹,夜卧点眼眦中,以瘥为度。忌如常法。

又泻肝汤,不服石人亦主之方。

大黄 黄连 石膏(各二两,碎) 甘草(炙) 黄芩 细辛 生姜 半夏(洗,各一两) 栀子(十四枚,擘)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服。忌如常法。

又疗眼赤,闭目不开,烦闷热,胸中澹澹,泻肝汤方。

前胡 大青 秦皮 干姜 子芩 细辛(各三两) 决明子(三枚) 栀子仁(二两) 石膏(八两,碎) 淡竹叶 车前叶(各切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或加朴硝三两,得利即瘥。忌如常法。

又疗眼肿痛不开方。

精猪肉薄切,以贴眼上,热即易之。一方用子肝,又以井花水浸,更再用之,取瘥。

又疗久风目赤,兼胎赤方。

光明盐(六分) 杏仁油(五合,又云半鸡子)

上二味,以净铜锣一尺面者一枚,内盐油,即取青柳枝如箸大者一握,急束截令头齐,用研之三日,候如稠墨,即先剜地作一小坑,置瓦于底,又取热艾一鹅子许,于瓦上烧火,即安前药锣覆坑上,令烟熏之,勿令火灭,候火尽,可收置于铜合子,或垍合子中,每夜用点目眦间,便卧,频点之取瘥。(通按:前目病胎赤用此方。)

又主眼生赤脉,息肉碜痛不开者方。

大枣(七枚,取肉) 黄连(二两,碎,绵裹) 淡竹叶(切,五合)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竹叶,取一升,澄清,取八合,内枣肉、黄连煎,取三合,去滓,以点眼眦中,瘥止。

又疗目痒赤方。

黄连(半两,碎) 丁香(二七枚,碎) 黄柏皮(半两,切) 青钱(七文) 蕤仁(三七枚,碎)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以绵缠杖子头点之妙。

扁鹊疗令人目明,发不落方。

取十月上巳日槐子,去上皮,不限多少,于瓶中封口三七日,初服一枚,再服至二枚,十日十枚,还从一起,甚验。

又疗发热,心腹胀满,小便赤,大便难,逆冲胸中,口燥,目赤痛方。

黄芩 大黄(各二两) 栀子(一两) 豉(三合)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

又疗目瞖方。

干蓝(二分) 雄黄(二分,研)

上二味,相和,以少许点上三五度,即便瘥。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