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呕逆吐方八首

《病源》: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邪所为也。若风邪在胃则呕,膈间有停饮,胃内有久寒,则呕而吐。其状长太息,心里澹澹然,或烦满而大便难,或溏泄,并其候。《养生方》云:八月勿食姜。一云:被霜瓜。向冬发寒热及温病,食欲吐,或心中停饮不消,或为反胃。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坐,两手向后捉腕,反向拓席,尽势使腹弦弦,上下七,左上换手亦然。除腹肚冷风宿气,或胃口冷,食饮进退吐逆不下。又云:偃卧,展两胫两手,左上跷两足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腹中病食苦呕。又云:坐直舒两足,以两手挽两足,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叉两脚底,两脚痛舒,以头抵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出第二十一卷中。)

仲景《伤寒论》:呕吐病在膈上,后必思水者,急与之思水,与猪苓散方。

猪苓(去皮) 茯苓 白术

上三味,各等份,捣筛。饮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欲饮水者,极与之。本虚与水则哕,攻其热亦哕。忌桃李、雀肉、酢物。(《千金》同。出第十六卷中。)

《必效》小麦汤,主呕吐不止方。

小麦(一升,洗) 人参(四两) 青竹茹(二两半) 茯苓(三两) 厚朴(四两,炙) 甘草(一两,炙) 生姜(汁,三合)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酢物。(《千金》同。)

又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方。

先单煮炙甘草三小两,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更服不吐益好。消息定然后服余汤,则流利更不吐也。忌海藻、菘菜。(《千金》同。并出第二卷中。)

《延年》人参饮,主吐方。

人参(一两) 橘皮(三两) 生姜(一两)

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三服。(出第六卷中。)

又麦门冬饮,主风邪热气冲心,心闷短气,吐不下食方。

麦门冬(二两,去心) 人参(一两) 橘皮(一两) 生姜(三两) 羚羊角(一两,屑)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又甘草饮,主脾肾冷气乘心,痛闷吐痢,四肢逆冷,或烦疼方。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干姜(四两) 厚朴(二两,炙) 白术(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四服,如人行八九里。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六卷中。)

《新附近效》疗呕逆方。

白油麻一大合,以清酒半升,煎取三合,看冷热得所去油麻,以酒顿服之,立验。无忌。

又方

麻仁三合,熬捣,以水研取汁,著少盐吃,立效。(李谏议用有效。)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