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傍一十六穴)
(通按:本经原九穴,此少天池一穴,人胆只八穴,故左右共十八穴也。)
《甲乙经》:心出于中冲,中冲者木也。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出也,为井。冬三月宜灸之。
流于劳宫,劳宫者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动脉,手心主脉之所留也,为荥。春三月宜灸之。
注于太陵,太陵者土也。在掌后两筋间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注也,为输。夏三月宜灸之。
行于间使,间使者金也。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行也,为经。
入于曲泽,曲泽者水也。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手心主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出第三卷中。甄权、《千金》、杨操同。)
中冲,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灸一壮。主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如火,侵淫烦满,舌本痛。
劳宫,一名五里,在掌中动脉,灸三壮。主热病发热,满而欲呕哕,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胁痛不可反侧,咳满,溺赤,大便血,衄不止,呕吐血,气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口中烂,掌中热,风热,善怒,中心善悲,屡呕歔欷,善笑不休,烦心,咳,寒热善哕,少腹积聚,小儿口中腥臭,胸胁支满,黄瘅目黄。
太陵,在掌后两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澹澹而惊恐,热病烦心而汗不出,肘挛腋肿,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小便如血,欲呕,胸中热,狂言不乐,太息,喉痹嗌干,喘逆,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而手挛不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瘛偏小筋急,呕血,瘃痒,欲呕,耳鸣。
内关,手心主络,在掌后去腕二寸,灸三壮。主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中风热,目赤黄,肘挛腋肿。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心澹澹善惊恐,心悲。
间使,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澹澹而惊恐,热病面赤目黄,烦心喜哕,胸中澹澹善动如热,头身风热,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肘挛腋肿,卒心中痛,瘛疭互相引,肘内廉痛,心熬熬然,胸痹引背,时寒,喜惊,喑不能语,咽中哽,头大浸淫。
郄门,手心主郄,去腕五寸,灸五壮。主心痛,衄,哕,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曲泽,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三壮。主心痛,卒咳逆,心下澹然喜惊,身热烦心,口干,手清,逆气,呕血,肘瘛,善摇头,清汗出不过肩,伤寒病温。
天泉,一名天湿,在曲腋下二寸,举腋取之,灸三壮。主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心痛胸中痛,胁支满痛,膺背胛间两臂内廉痛。(甄权、《千金》、杨操同。)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