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明医彀

泄泻

此证有寒、热、食、惊、风、暑、湿等多种。冷泻则肚痛,谷完不化,名飧泄(热泻亦有不化者,为邪热不杀谷),小便清长,大便黄白,手足厥冷,与温米汤、薄粥,全可方与乳。热泻,大便黄赤,小便短涩(或无),口渴(甚有舌苔),频与冷米汤饮。伤食泻,腹胀嗳哕,不食,先须消导去积,次补脾胃。惊泻,则大便菜色,睡中惊跳,当止泻,兼镇惊之药。风泻,春月多兼伤风咳嗽。暑泻,夏月口渴欲水,小便涩少,面垢烦躁。湿泻,着冷肠鸣,腹痛肢寒,脉微缓顺,洪大逆。治宜随证加减。脾虚,参苓白术散(方见大人泻)。

主方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厚朴 陈皮 甘草 上加姜一、枣一,水煎服。

寒加木香、砂仁、干姜、藿香。热加车前、黄连、黄芩、木通。夏月口渴,小便短赤加香薷,煎成,调六一散。食积加山楂、神曲、麦芽。久泻加人参、诃子、粟壳、肉果、升麻、莲肉。

香橘饼 治小儿泄泻、伤食、冷积、腹痛及痢疾。

厚朴(姜炒) 神曲 麦芽(炒。各一两) 木香 陈皮 青皮(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大。每服一丸,空心,姜米汤。痢,白汤服。

夏月水泻∶滑石(一钱) 香薷(七分) 猪苓(五分) 泽泻(五分) 车前(五分) 益智(六分) 白术(一钱) 茯苓(七分) 升麻(一分) 甘草(二分) 水煎服。

热泻∶舌苔口渴,小便全无。

茯苓(一钱五分) 黄连(七分) 肉果(面煨,七分) 白术(一钱) 人参(五分) 香附(三分) 麦冬(八分) 甘草(三分) 加灯心煎服。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