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第三十五卷»小儿方序例论一首

《千金》论曰: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高大,《诗》有厥初生民。《传》云:声子生隐公,此之一义,即是从微至著,自少及长,人情共见,不待经史。故今斯方,先妇人小儿,后丈夫耆老者,则是崇本之义也。小儿气势微弱,医人欲留心救疗,立功瘥难。今之学者,多不存意,良由婴儿在于襁褓之内,乳气腥臊,医者操行英雄,讵肯瞻视?静而言之,可为太息者矣!《小品方》云:凡人年六岁以上为小,十六以上为少,三十以上为壮,五十以上为老。其六岁以下,经所不载,所以乳下婴儿,有病难疗者,皆为无所承据也。中古有巫妨者,立小儿《颅囟经》,以占夭寿,判疾病死生,世相传授,始有小儿方焉。逮于晋宋,江左推诸苏家,传习有验,流于人间。齐有徐王者,亦有《小儿方》三卷,故今之学者,颇得传授。然徐氏位望隆重,何暇留心于少小?详其方意,不甚深细,小有可采,未为至秘。今博撰诸家及自经用有效者,为上下两卷,可披而寻之。凡百居家,皆宜达兹养小之术,则无夭横之祸也。(出第五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