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寒论辩证广注

(医学发明)补中益气汤方

黄 (五分,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 当归身(二钱,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 人参(去芦三钱有嗽。

去之) 白术(三分以补中气,○薛氏医按,用一钱五分,) 柴胡(二分引清气上升,行少阳之经,) 炙甘草(五分)升麻(二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橘皮(三分以导滞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胃气,)上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薛氏医按,有姜枣,空心午前服。

琥按上方,本治饮食劳倦,内伤发热等证,而丹溪以之治中寒,以伤寒多实热,宜泻,中寒多虚寒,宜补,故用上汤加发散药,愚以中寒身受寒气者,固宜补发,若口食寒物者,尚当温中消导,上汤之用,未免过于补也,全在医者。

临证,出入加减用之。

戴院使云,中寒之证,人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

此为寒毒所中,宜先用酒调苏合香丸,轻则进五积散,加香附一钱,麝香少许,重则用姜附汤,若人渐苏,身体回暖。

稍能言语,须臾,问其别有何证,挟气攻刺,姜附汤,加木香半钱,挟风不仁,加防风一钱,挟湿而肿痛者,加白术一钱,筋脉牵急者,加木瓜一钱,肢节疼痛者,加桂二钱。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