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一词,首先见载于晋·许逊《净明宗教录》的“气功阐微”。但是,关于气功的内涵确立,却是近现代的事情,在古代,一般称之为导引、吐纳、服气等。
气功是通过练功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的一种医疗保健活动,气功作为我国医学独特的锻炼方法,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正如谢觉哉所说:“气功疗法人人可行,不花钱,不费事,可以却病,可以强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故此,近年来,气功引起了海内外中老年朋友的广泛重视与兴趣,参加练功者越来越多。
现代研究证实,气功是有科学根据的。实验发现,气功外气的物质基础除“受低频信息调制的红外线辐射”外,又在发功时的外气中可收到某种微粒流信号。发功时,气信号的运行速度是每秒20~50厘米,与空气分子流信号一样,发功信号能穿过60±2微米激光栅,但不能透过玻璃,信号可部分被钢网电场截获。实验还发现,气功信号可确定为某种微粒流,其微粒直径小于60±2微米,某些还带有正负电荷,说明练气功的“气”是有物质基础的。
气功有静功和动功之别,静功如香功、智能功等,是一种以外静的形式出现,达到内动的锻炼目的;动功如五禽戏、八段锦之类,是通过身心的同时运动,修复元气,动中求静。无论哪一种气功,从练功的主要手段分,可归纳为调身、调心、调息三项。调身就是摆好姿势,放松身体,力求自然,这是练功的第一步;调心就是入静,即调整精神状态,意念集中,这是气功最基本的功夫,也是决定气功疗效的重要因素;调息即调整呼吸,使呼吸柔和、细缓、均匀、深长,调息是为了调心,是练习好气功的关键。
气功的种类很多,名种专著时时可见,这里仅择其简单易行,实用可靠者向大家介绍。
内养功
1.功法
(1)松弛:即精神和肉体均要保持松弛状态。
身体松弛是在练功前饮2~3口开水,排出大小便,脱帽宽衣,摘除眼镜、手表等,有意识地使全身肌肉完全松弛,整个身体呈现松静状态。
精神松弛是指在全身松弛以后,精神放松,意识专一,思想集中,开始练功。
(2)姿势:有卧式和坐式两种。
卧式:左右侧卧均可,头略向前低,平稳地枕于枕上,上面的上肢自然伸在身体上侧,手掌心向上,放于髋关节部,下面的上肢屈肘,手自然伸开,掌心向下,放在距头约二寸远的枕上。腰部略向前屈,下面的腿自然伸出,略弯曲,上面的腿弯曲约120度,放于下面的腿上。
坐式:身体端正稳坐凳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等宽,两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两小腿平行而垂直于地面,两脚踩地。两手掌面向下,自然平放在两大腿中三分之一处,两肘关节自然弯曲,放松。
(3)默念字句:只用大脑想意念,不能念出声音。意念语句要短,以3~9字为宜,如“我能行”、“我还年轻”、“静坐身体好”、“静坐能治好我的疾病”等等。
默念要与呼吸法配合。第一种呼吸法:默念第一个字时开始吸气,念中间的字时停顿呼吸,中间的字句越多,则停顿的时间越长,念最后一个字时将气呼出,念字时舌顶上腭,念最后字时舌放下;第二种呼吸法:吸气呼气中均不念字,呼吸完了开始停顿念字,停顿念字时舌顶上腭,念完舌放下。
(4)呼吸法:这是内养功的主要内容,关键是练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渐鼓起,呼气时腹渐回收。呼吸法可分为两种。
①硬呼吸法:即用鼻呼吸,吸气时舌顶上腭,气自然吸入,意识中引到小腹部,所谓“气沉丹田”,呼气时舌放下,如此反复呼吸。此法适用身体健壮者。
②软呼吸法:即用口鼻呼吸,吸气时自然地吸入,意识中引导到小腹部,随时再将气自然地呼出,然后停顿呼吸和默念字句,同时舌顶上腭,字句念完,舌即放下,再吸气,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此法适用于体质虚弱者。
(5)意守法:将意识集中于丹田(脐下一寸五分处),称“意守丹田”。尽可能排除杂念,思想集中,达到入静,久之,可感觉气入小腹,称为“气贯丹田”。
2.练功注意事项
(1)精神轻松,心情愉快,呼吸平稳,排除一切烦恼。
(2)选择安静的房间,室内设置简朴,避免一切噪音。
(3)练功前解完大小便。
(4)松衣解带,务使血流通畅,两目轻闭,若眼睛疲劳,闭眼亦可。
(5)姿势自然,不要挺胸耸肩,不要刻意用力,以全身舒适为度。
(6)练功期宜隔绝性生活100天左右,此后适当节制性生活。
3.适应症
本功法可治疗多种老年疾病,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疗效卓著,如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生肝炎等。其他如肺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腰痛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或可减轻症状。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