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中焦热及寒泄痢方三首

《删繁》论曰:中焦如沤(沤者在胃中,如沤也),起于胃中管,在上焦之后。此受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奉以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名曰荣气,主足阳明。阳明别号曰丰隆,在外踝上,去踝八寸,别走太阴,络诸经之脉,上下络太仓。主熟五谷,不吐不下。实则生热,热则闭塞不通,上下隔绝。虚则生寒,寒则洞泄、便痢、霍乱,主脾胃之病。夫血与气,异形而同类。卫是精气,荣是神气,故血与气异形而同类焉。夺血无汗(此是神气),夺汗无血(此是精气),故人有一死而无再生也。犹精神之气隔绝也。若虚则补于胃,实则泻于脾,调其中和,其源万不遗一也。(《千金》同。)

又疗中焦实热闭塞,上下不通,隔绝关格,不吐不下,腹满彭彭,喘急,大黄泻热开关格通隔绝汤方。

大黄(三两,切,别渍) 黄芩(三两) 泽泻(三两) 升麻(三两) 羚羊角(四两) 栀子仁(四两) 生地黄汁(一升) 玄参(八两) 芒硝(三两)

上九味,切,以水七升,先煮七味,取二升三合,下大黄更煎数沸,绞去滓,下消,分三服。忌芜荑。(《千金》同。)

《千金》疗中焦热,水谷下痢,蓝青丸方。

蓝青汁(三升) 黄连(八两) 黄柏(四两) 白术(三两) 地榆(二两) 地肤子(二两) 阿胶(五分,炙) 乌梅肉(三两)

上八味,下筛,用蓝汁和,微火上煎,为丸如杏仁大。饮服三丸,日再。七月七日合之良,当并手丸之。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又疗中焦虚寒,四肢不可举动,多汗洞痢方。

灸大横随年壮。大横侠脐傍行相去两边各两寸五分。(《删繁》同。出第二十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