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论曰:下焦如渎(渎者,如沟水决泄也),起胃下管,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主足阳明,灌渗津液,合膀胱主出不主入,别于清浊,主肝肾之病也。若实则大小便不通利,气逆不续,吐呕不禁,故曰走哺。若虚则大小便不止,津液气绝。人饮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者何也?盖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滑,故后谷入而先谷出也。所以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千金》同。)
又疗下焦热,大小便俱不通,柴胡通塞汤方。
柴胡(三两) 黄芩(三两) 橘皮(三两) 泽泻(三两) 栀子仁(四两) 石膏(六两) 羚羊角(三两,炙) 生地黄(一升) 芒硝(三两) 香豉(一升)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九味,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忌芜荑。(《千金》同。)
又疗下焦热,气逆不续,吐呕不禁,名曰走哺,止呕人参汤方。
人参 生芦根 栀子仁 葳蕤 黄芩 知母 茯苓(各三两) 白术(四两) 石膏(八两) 橘皮(四两)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酢等。(《千金》同。)
又疗走哺不止,或呕噎,热气冲心,满闷,香豉汤方。
香豉(一升) 生地黄(一升)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竹叶(一升) 石膏(八两) 茯苓(三两) 葱白(一升)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须利下,加芒硝三两。忌芜荑、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等。
又疗下焦热,毒痢血如鹅鸭肝不止,升麻汤方。
升麻(三两) 犀角(三两,屑) 地榆(四两,炙) 绛草(三两) 蘘荷根(四两) 黄芩(三两) 巴焦根(切,一升) 桔梗(三两) 栀子仁(三七枚)
上九物,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猪肉。(出第四卷中。)
《千金》疗下焦热,或痢下脓血,烦闷恍惚,赤石脂汤方。
赤石脂(八两) 乌梅(二十枚) 栀子仁(十四枚) 白术(三两) 干姜(二两) 廪米(一升) 升麻(三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米取熟,去米取七升,下诸药,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等。(《删繁》同。)
又疗下焦热,毒痢鱼脑,杂痢鲜血,脐下少腹绞痛不可忍,欲痢不出,香豉汤方。
香豉(一升) 栀子(四两) 薤白(一升)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黄芩(四两) 地榆(四两,炙) 白术(三两) 茜根(三两)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删繁》同。出第二十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