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霍乱吐痢方一十二首

《广济》疗霍乱吐痢,扁豆汤方。

扁豆叶(一升) 香薷叶(一升) 木瓜(一枚) 干姜(一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并无所忌。

又疗冷热不调,霍乱吐痢,宿食不消,理中丸方。

人参(八分) 白术(八分) 甘草(八分,炙) 干姜(六分) 高良姜(八分) 桂心(六分)

上六味,捣筛,蜜丸。空腹,以饮下梧子大三十丸,日二服,渐加至四十丸,老小以意减之。忌生冷、油腻、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又疗霍乱,冷热不调,吐痢,高良姜汤方。

高良姜(五两) 木瓜(一枚) 杜梨枝叶(三两)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绞去滓。空腹,温三服,服别如人行六七里。无所忌。(并出第四卷中。)

《小品》霍乱吐痢,心烦,乱发汤主之方。

乱发(一握,烧) 焦人参(一两) 吴茱萸(一升)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二升,绞去滓,温服五合。忌海藻、菘菜。

又疗霍乱吐痢,已服理中及四顺汤不解者,以竹叶汤方。

竹叶(一虎口) 小麦(一升) 生姜(十两) 甘草(一两,炙) 人参(一两) 附子(一两,炮) 肉桂(二两) 当归(二两) 芍药(一两) 白术(三两) 橘皮(二两)

上十一味,以水一斗半,先煮小麦、竹叶,取八升汁,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吐痢后腹满,加厚朴二两炙;上气,加吴茱萸半升瘥。理中、四顺则大热,热毒霍乱,宜竹叶汤。忌生葱、海藻、菘菜、猪肉、桃李、雀肉等。(《千金》、《古今录验》并同。)

又霍乱吐痢而汗出,小便复利,或下痢清谷,里外无热,脉微欲绝,或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四逆加猪胆汤主之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半两,炮) 附子(一枚,生) 猪胆汁(半合)

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四合,温分再服。无猪胆以羊胆代之。强人可与大附子一枚,干姜加至三两。若吐之后,吸吸少气者,及下而腹满者,加人参一两,诸药皆减为一两。如证者,亦宜与理厥人参汤佳。忌海藻、菘菜、猪肉。(《删繁》、《千金》、《经心录》同。)

又四顺汤,与前疗同,常用此方。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附子(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绞去滓,温分三服。转筋肉冷,汗出呕哕者良。忌海藻、菘菜、猪肉。(《千金》同。《删繁》、《范汪方》云:利甚者,加龙骨二两妙。)

又白丸,疗霍乱呕吐及暴痢良方。

半夏(三两,洗) 附子(四两,炮) 干姜(四两,炮) 人参(三两) 桔梗(二两)

上五味,作散,临病和之。若吐痢不止者,以苦酒和之,饮服二丸如梧子。不瘥复服,耐药者加之以意。下者用蜜和丸亦得。忌猪羊肉、饧。(范汪同。并出第四卷中。)

崔氏理中丸,疗三焦不通,呕吐不食,并霍乱吐逆,下痢及不得利,悉主之方。

人参(三两) 干姜(二两,炮)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平旦取粥清服五丸,日再服。一方干姜三两。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二卷中。)

《延年》理中丸,疗霍乱吐痢,宿食不消方。

白术(二两) 干姜(二两,炮)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麦糵(二两,炒黄)

上五味,捣筛,蜜和为丸。以饮服十五丸,如梧子大,日再服,稍加至二十丸。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六卷中。)

《必效》理中散,主霍乱及转筋,吐痢不止方。

青木香(六分) 桂心(八分,炙) 厚朴(八分,炙) 甘草(八分,炙) 白术(八分) 干姜(十分,炮) 附子(六分,炮)

上七味,捣筛为散。饮服两钱匕,如人行五六里,不定更服一钱匕,瘥止。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桃李、雀肉等。

又方

若热霍乱则渴,心烦欲得冷水吃,则宜恣意饮冷水及土浆,取足定止。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