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七气方三首

《病源》: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凡七种气积聚,坚大如杯若柈(一作盘,蒲官切)。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祟,此皆七气所生。寒气则呕吐恶心。热气则说物不竟言而迫。(一云恍惚不章。)怒气则上气不可忍,热痛上抢心,短气欲死,不得气息。恚气则积聚在心下,心满不得饮食。喜气则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忧气则不可剧作,暮卧不安席。愁气则喜忘,不识人语,置物四方,还取不得去处,若闻急,则四肢手足筋挛不能举,状如得病。此是七气所生,男子卒得饮食不时所致,妇人则产中风余疾。(《千金》同。出第十三卷中。)

《千金》七气丸方。

乌头(七分,炮) 紫菀 前胡 半夏(洗) 细辛 丹参 茯苓 川芎 桃仁(去尖皮) 吴茱萸 桂心 桔梗 石膏(各三分,研) 人参 甘草 防葵(各四分,《千金》作防风) 大黄(七分) 干姜(二分) 蜀椒(二分,汗) 菖蒲(三分)

上二十味,捣筛为末,蜜和丸。酒服如梧子三丸,日三,加至十丸。一方去半夏加甘遂三分。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猪肉、冷水、生葱、大酢、生菜。(一方有芍药,无菖蒲。)

又七气丸,主七气。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此七气为病,皆生积聚,坚牢如杯,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时去时来,发则欲死。凡寒气状,吐逆心满;热气状,恍惚眩冒失精;怒气状,上气不可当,热痛上荡心,短气欲绝,不得喘息;恚气状,积聚心满,不得食饮;喜气状,不可疾行久立;忧气状,不可苦作,卧不安席;愁气状,平故怒气,善忘,四肢跗肿,不得举止。亦疗产后中风余疾方。

大黄(十分) 椒(二分) 人参 半夏(洗) 川芎 柴胡 甘草(炙) 桔梗 石膏 菖蒲 桃仁(去皮尖) 吴茱萸 茯苓(各三分) 干姜(四分) 细辛(三分)

上十五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猪肉、生菜、酢物。

又七气汤,疗虚冷上气劳气方。

半夏(一升,洗) 生姜(十两) 人参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并出第十七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