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诸瘘方一十五首

刘涓子瘘肿病方。

斑蝥(四十枚,去足翅,熬) 桂心(四分) 芫青(十枚,去足翅,熬) 葛上亭长(三十枚,熬)

上四味,捣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一。忌生葱。

又疗瘘方。

斑蝥(四十枚,去足羽,熬) 地胆(三十枚,去首足翅,熬) 蜥蜴(三枚,炙)

上三味,捣之千杵,蜜和如大豆,服二丸。

又疗瘘众方不瘥,效验方。

牡蒙(数两)

上一味,捣之,汤和适寒温,取一升许,薄疮上,冷易,经宿佳。

又疗瘘生肉,膏方。

桑薪灰三升,水四升淋之,复重淋之,服三升,石灰熬令黄,内灰汁中,以两重帛裹绞去滓,更鱼目煎取二升,勿用急火煎,随瘘孔深浅,初时作服散而瘥。孔若深四寸,新药与孔里,薤白使濡,安药薤白,入药孔里。若深四寸,随瘘根而灸两处,每处与四十壮,惟勿灸瘘孔,随深浅去脓,散与膏安著疮孔里十五过,少迁延日月,取瘥。肉满脓亦断,神良无比。(出第六卷中。)

《肘后》论:此本在诸方疮条中,病类既多,今状出为别一篇。凡瘘病有鼠、蛇、蜂、蛙、蚓,类似而小异,皆从饮食中得,其精气入人肌体,变化成形。疮既穿溃,浸诸经脉则亦杀人。而鼠、蚁最多,以其间近人故也。

通治诸瘘方。

以八月中多取斑蝥虫,即内苦酒中半日许,出曝干,使十取六七枚,著铜器中,微火上遥熬令熟,捣作屑;巴豆一粒,去皮熬之;又拔取黄犬背上毛二七枚,亦熬作屑;好朱以钱五分匕,都合和,以苦酒频服之,虫当尽出。若一服未效,先时可预作三两剂,后日服。远不过三两剂。(通按:朱一作末。)

又方

虎蓟根 杜蘅 枳根 酸枣根(各一把) 斑蝥(一枚,一方云三分,去头足翅,熬) 猫蓟根(各一把)

上六味,捣,蜜丸,日一服,如枣一枚,以小丸著疮中。

又方

若先著下部边,或上出耳后颈项诸处者,苦参切五升,以苦酒一斗渍三四日,宜服一升,亦加之。但多作,以知为度,不过三四度,必瘥。

又疗瘘方。

槲木皮长一尺,阔六寸,去黑皮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内白糖十挺,煎取一升,分三服。以铜器接吐出看视之。

又方

新生儿矢一百日以来皆收,置密器中,五六十日取涂疮孔中。

又方

鲤鱼肠切作五段,火上脱之,洗疮拭干,以肠封之,冷即易,自暮至旦,干止觉痒,开看虫出瘥。

崔氏疗瘘方。

槲白皮(切,取五升)

上一味,以水八升,煮令泣泣,绞去滓,重煎,令成膏。日服半枣,渐加至一枣许,亦著疮上,无忌。患疮惟宜煮饭,苜蓿盐酱,又不得多食之。(出第五卷中。)

《备急》疗瘘生肉膏方。

楝白皮(二两) 鼠肉(二两) 薤白(三两) 当归(二两) 生地黄(五两)

上五味,以腊月猪膏三升,煎薤白黄色膏成,敷疮孔上,令生肉。(《肘后》、文仲同。)

又葛氏云:苦著口里方。

楝木东引根(切)

上一味,水煮取浓汁含之,数吐,勿咽。(《肘后》同。并出第五卷中。)

《备急》疗诸瘘方。

取葶苈子捣,细罗,取好白蜜和丸,每欲著药,先温泔洗,著疮孔中,以丸内之。若塞以物道开,日三度。疮痛是瘥候,勿停药,大效。(出第五卷中。)

《必效》疗诸瘘方。

先以泔清温洗,以绵拭之,取葵叶微火暖贴之,引脓,不过三二百叶,脓尽出,即肉生。王丞频用,大奇效。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