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第十九卷»脚气肿满方二十九首

《病源》此由风湿毒气,抟于肾经。肾主水,今为邪所抟,则肾气不能宣通水液,水液不传于小肠,致水气拥溢腑脏,浸渍皮肤,故肿满也。(出第十三卷中。)

《千金翼》温肾汤,主腰脊膝脚浮肿不随方。

茯苓 干姜 泽泻(各二两) 桂心(三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忌酢物、生葱。

又疗脚气初发,从足起至膝胫肿骨疼者方。

乌牛尿一服一升,日二服,肿消止。羸瘦者,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乳结乃服之。

又方

生猪肝一具,细切,以淡蒜韭食之令尽。若不尽者,分再食之。(并出第十六卷中。)

崔氏疗脚气遍身肿方。

大豆(二大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豆) 桑根白皮(一握,切) 槟榔(二七枚,碎) 茯苓(二两,切)

上四味,将三物以前豆汁浸经宿,煮取二升,绞去滓,添酒二合内药中,随多少服之。忌酢物。(《救急》同。)

又疗遍身肿,小便涩者,用麻豆方主之,疗脚肿气。

乌豆(一斗,水四斗煮取一斗半,去豆) 桑根白皮(切,五升) 大麻子(二升,熬,研碎)

上三味,以豆汁内药,煎取六升,一服一升,日二服,三日令尽。

又方

乌头(五升) 桑根白皮(切,四升,二物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去滓) 大麻子仁(一升,熬) 橘皮(二两) 升麻(二两) 杏仁(二两) 猪苓(二两) 丹参(三两) 生姜(二两,切)

上九味,切,将七物内前桑皮豆汁中,煮取四升。朝二服,相去如三食久。药消进食,食消又更进二服。(此二方并唐尚书送。)

又疗脚气及腰肾膀胱宿水及痰饮,桃花散方。

收桃花阴干,量取一大升,但随虚满,不须按捺,捣为散,纱罗下之,温清酒和,一服令尽,通利为度,空腹服之,须臾当转可六七行,但宿食不消化等物总泻尽。若中间觉饥虚,进少许软饭及糜粥,极安稳,不似转药,虚人废朝谒,但觉腰脚轻快,使人踊跃,食味倍佳。脚先肿者,一宿顿消,如囊中贮物倾却相似。又无毒,易将息。惟忌胡蒜、猪肉。三月内腹虚,大都消息。慎生冷、酸滑、五辛、酒、面及黏食肥腻。四五日外,诸食复常。

又余见古方论云:脚气但肿不闷,经服利药,法令人渴,但肿纵不服利药,亦遣人渴,宜利方。

取大麻子熬令香,和水研,取一大升,别以三大升水煮一大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内麻汁,更煎三五沸,渴即饮之,冷热任取,安稳。饥时啖豆亦佳。而利小便,止渴消肿,大良。谷叶及桑白皮熬炙为饮,饮之亦良。肿盛力弱不堪大药者,取牛乳一小升,乌牛尿一小升,无乌牛尿用黄者亦得,和调分三服,相去十里久,小便大利,脚肿即顿消。若一剂不除,隔一二日更服。气力好者,依前服;羸弱者,每日平旦,惟一服六七合,以瘥乃止。忌杂肉。(并出第六卷中。)

文仲大麻子酒方,疗脚气上,脚肿小腹痹。

大麻子一升碎研,清酒三升渍三宿,温服随性。兼疗头风,补益。此一方传用大良。(《备急》同。)

又疗脚气满,小便少者方。

槟榔(四十枚,切) 大豆(三升) 桑根白皮(切,二升)

上三味,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六服,间粥亦得。若冷胀,加吴茱萸二升、生姜二两,用亦良。(《备急》同。)

又疗脚气,非冷非热,老人弱人胀满者方。

槟榔壳汁中,或茶饮中、豉汁中,服槟榔仁散方寸匕,利甚快,稳良。(《备急》同。)

又脚气满方。

大豆一升,以水四升,煮之令熟,去滓,取桑根白皮切一大升,和豆汁重煎之,厚薄如酪,布绞去滓,空腹日再。(《备急》同。)

又徐王枳实散,宜春秋服,消肿利小便,兼补,疗风虚泠胀不能食方。

枳实(半斤,炙) 桂心(一斤) 茯苓 白术(各五两)

上四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二匕。忌生葱、酢物、桃李、雀肉等。(《备急》同。)

又手脚酸痛,兼微肿方。

乌麻(五升,微熬,碎之)

上一味,以酒一升渍一宿,随多少饮之,尽更作,大佳。(《备急》同。)

又若身肿气攻心者方。

生猪肉去脂,以浆水洗,于两板中压去汁,细切作脍,蒜韭啖之,日二顿。下气除风。此方外国法。(《备急》同。)

又捋脚方。

捣乌麻碎,水煮,渍捋大验。

又方

水煮杉木浸捋脚,去肿满,大验。(《备急》同。)

又脚洪肿方。

取小豆一升,和榖楮心一握熟煮,吃三二升即瘥。如汤沃雪良。此二方经用效。(《备急》同。并出第九卷中。)

《救急》疗风水毒气,遍身肿方。

榖楮白皮(三两) 橘皮(一两) 桑根白皮(五两,东引者) 紫苏 生姜(各四两) 大豆(二小升)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大升,绞去滓,分为四服。其药并须暖,不过三剂必当瘥。百日来惟禁大酢。(出第七卷中。)

《必效》主脚气数发,通身满,妨气急者方。

取大麻子一升碎,以小便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苏、唐、徐同。出第三卷中。)

苏恭疗下焦冷,肿满胸塞,吐不下食者,兼去温毒方。

防己 芍药(各二两) 枳实(炙) 独活 防风 桂心(各三两) 生姜(八两) 葛根(三两) 半夏(一升,洗)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作四服,相去八九里久,中间食少粥。一方无防己、枳实,加附子二两炮,余依本方。忌羊肉、饧、生葱。(出上卷中。)

唐侍中疗苦脚气攻心,此方甚散肿气,极验。

大槟榔(七枚,合子碎) 生姜(各二两) 橘皮 吴茱萸 紫苏 木瓜(各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分再服。忌如药法。

又葶苈丸,疗水气及脚,并虚肿方。

葶苈子(七分,生用) 牵牛子 泽漆叶 海藻(洗去咸,炙) 昆布(如上炙) 桑根白皮(炙) 甘遂(熬) 椒目 郁李仁(各三分,去皮) 桂心(一分)

上十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一服十五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其药用桑白皮切五合,赤小豆一合,通草一两切,水二升,煮取一升下药。忌生葱。(出下卷中。)

萧亮疗脚气肿盛,因生疮积年不瘥,脓血长流,依状是风毒气,为冬间服药酒拥滞,散在腠理,宜服此方。疗风痒及旧癣疥百病,轻腰脚,兼通大肠,疗肺中热毒气方。

漏芦 葳蕤 乌蛇脯(炙,各二十四分) 枳实(十二分,炙) 秦艽(九分) 苦参(一斤,捣去筋脉取粉) 汉防己(八分) 玄参(二十二分) 干麦门冬(十二分,去心) 白术 黄芪(各十二分) 大黄(二十四分) 黄芩(八分)

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四十丸,日再,渐加至五十丸,无问食前食后服,酒浸药下之。

又方

牛蒡根(切,二大升) 枳实(八两,炙) 磁石(一斤) 薏苡仁(一升) 玄参(六两) 乌蛇脯(六两,炙) 生地黄(切,二大升) 乌豆(小粒者,一大升)

上八味,细切,绢袋盛,以好无灰酒一大斗,浸经三日,任性多少,将以下前药。

又洗方。

漏芦(一大升) 白蔹(五两) 甘草(三两,炙) 蒺藜子 槐白皮 五加根皮(各一大升)

上六味,切,以水二大斗,煮取六升,内芒硝半大升,痒即洗。其汤微温如人体,如疮热湿布[沓(溼-氵)]上。忌海藻、菘菜。

又解风毒入腰脚暴闷痛饮子方。

生犀角(屑) 蜀升麻 黄芩 干蓝 汉防己 枳实(炙,各二两) 漏芦(三两,炙) 白蔹(一两) 栀子仁(十个) 甘草(原阙分量)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三合,绞去滓,分温三服,不问食前后。忌海藻、菘菜、酢。(此方忌酢,恐更有茯苓。)

又[沓(溼-氵)]方。

取前方加大黄三两,栀子四十颗,取软白布剪作三二十筒孔,内药汁中浸湿,敷疮上,干即换。

《近效》疗脚气,两脚肿满,暴破冲心,众医不差方。

小便(三升) 黍(三斤)

上二味,相和,煮三五沸,将浸脚,日三四度,极神效。其药于水盆中盛,下著火暖之,如池瓮法,周回泥塞,然后浸脚,捋使汗出,立效。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