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伤寒䘌疮方一十首

《病源》:凡得伤寒及天行热病,日数较多,腹内有热,又人食少,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食人五脏及下部也。䘌病之候,齿龂无色,舌上尽白,甚者唇里有疮,四肢沉重,忽忽喜眠。如此皆为虫食其肛,肛烂见五脏则死。当数看其上唇内,有疮唾血,唇内如粟疮者,则心内懊憹痛,此虫在上,食其五脏;下唇内生疮者,其人不寤,此虫食下部,皆能杀人也。(出第八卷中。)

《肘后》:若病人齿龂无色,舌上白者,或喜眠愦愦,不知痛痒处,或下痢,宜急疗下部。不晓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为意,下部生疮,虫食其肛,肛烂见五脏便死。

烧马蹄作灰细末,猪膏和,涂绵以导下部,日数度瘥。

又桃仁苦酒汤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及两仁) 苦酒(二升) 盐(一合)

上三味,煮取六合,去滓,尽服之。(并出第一卷中。)

深师疗䘌食下部,桃皮汤方。

桃皮(二两) 槐子(二两) 艾(二两) 大枣(三十枚,擘,一方用黄连)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之。

又疗䘌虫食下部方。

以泥作罂,以竹筒如指所,横穿罂肚,筒一头内下孔中,内如鸡子艾烧之,人就罂口吹之,常令艾烧,强人可益艾,甚良。(《千金》同。)

又龙骨汤,治伤寒已八九日至十余日,大烦渴热盛,而三焦有疮䘌者多下,或张口吐舌呵吁,咽烂口鼻生疮,吟语不识人,宜服此汤。除热毒止痢神方。

龙骨(半斤,碎)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沉之井底令冷,服五合,余渐渐进之,恣意如饮,尤宜老少,无味殆如饮水,亦断下。(文仲、《备急》、《千金》等同。)

又疗伤寒及诸病之后,内有疮出下部烦者,黄连犀角汤方。

黄连(一两,去毛) 乌梅(十四枚,擘) 犀角(三两) 青木香(半两)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猪肉、冷水等。(并出第十四卷中。)

范汪疗伤寒心中懊憹,下痢,谷道中烂伤,当服懊憹散,以䘌药内谷道中,懊憹散方。

雚芦(十分) 干漆(二分) 萹蓄(二分)

上三味,各异捣筛粉,粥饮服一钱匕,先食,日再服。(《千金》同。)

又疗䘌懊憹,麝香散方。

麝香(一分,研) 雄黄(一分,研) 丹砂(一分,研) 犀角(一分,屑) 羚羊角(一分,研) 青葙子(一分) 黄连(一分) 升麻(一分) 桃仁(一分,熬) 贝齿(一分)

上十味,并捣合下筛。先食,以小麦粥服钱五匕。服药讫,复以钱五匕绵裹以导谷道中,食顷去之。日三。忌猪肉、冷水、生血等物。(并出第三十三卷中。)

《小品》青葙子散,疗热病有䘌,下部生疮方。

青葙(一两) 雚芦(四两) 狼牙(三分) 橘皮(二分) 萹蓄(二分,切之)

上五味,捣下筛,粥饮和合,服两钱匕,日三。不知,稍增之。(出第六卷中。《千金》同,有甘草一分。)

张文仲疗伤寒兼䘌疮。王叔和云:其候口唇皆生疮,唾血,上唇内有疮如粟者,则心中懊憹痛,如此则此虫在上,乃食五脏;若下唇内生疮,其人喜眠者,此虫在下,食下部方。

取鸡子一枚,扣头出白,与漆一合熟和,令调如漆,还内壳中,仰吞之。食顷,或半日,或下虫,或吐虫。剧者,再服乃尽。热除病愈。凡得热病,腹内热,食少,三虫行作求食,食人五脏及下部,人不能知,可服此药,不尔䘌虫杀人。(《集验》、深师、《肘后》同。)

又方

猪胆(一具)

上一味,渍著半升苦酒中和之,煎三沸,三下三上,药成可放温,空腹饮一满口,虫即死。有人经用之验。(并出第二卷中。《千金》同。)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