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鬼击者,谓鬼厉之气击著于人也。得之无渐,卒著如人以刀矛刺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为鬼排,言鬼排触于人也。气血虚弱,精魂衰微,忽与鬼神遇,相触突致之,为其所排击。轻者困而获免,重者多死也。(出第二十三卷中。)
《肘后》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著如人以刀矛刺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治之方。
灸脐上一寸七壮,及两踵白肉际,瘥。(《千金翼》同。)
又方
熟艾如鸭子大三枚,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并出第一卷中。)
文仲疗鬼击方。
盐一升,以水二升和搅,饮之,并以冷水潠之,须臾吐,即瘥。(《备急》、《肘后》同。)
又方
粉一撮,于水中搅,饮之。(《备急》、《肘后》同。)
又方
以淳苦酒吹,令入两鼻孔中。(《肘后》同。并出第一卷中。)
《备急》疗鬼击方。
烧鼠矢,末如黍米许,水和服。不能饮,以水和少许,内喉中。(《肘后》、文仲同。)
又方
升麻 独活 桂心(各等份)
上三味,为末,酒服方寸匕,立愈。(《肘后》同。)
又有诸丸散,并在备急条中。今巫觋实见人忽被神鬼所击刺摆[扌(/貝)]者,或犯其行伍,或遇相触突,或身神散弱,或愆负所招。轻者获免,重者多死,犹如周宣燕简辈事,不为虚也。必应死者,亦不可疗,要自不得不救之耳。(《肘后》同。并出第一卷中。)
《删繁》仓公散方。
特生矾石(烧半日,研) 皂荚(炙,去皮子) 雄黄(研) 藜芦(熬)
上四味,等份,捣为末。主疗卒鬼击、鬼排、鬼刺,心腹痛,下血便死不知人,及卧魇,啮脚踵不觉者,诸恶毒气病,取前散如大豆许,以管吹入鼻中,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更吹之,得嚏为度。此药能起死人。汉文帝太仓令淳于意,以此方疗如前病,胜余方。若别疾,不若玉壶丸等法。(崔氏、《备急》、范汪等同。出第六卷中。)
《千金翼》疗鬼击方。
灸脐下一寸三壮。(出第二十七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