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尸厥者,阴气逆也。此由阳脉卒下坠,阴脉卒上升,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其状如死,犹微有息而不常,脉尚动而形无知也。听其耳内,循循有如啸之声,而股间暖者是也。耳内虽无啸声而脉动者,故当以尸厥疗之。诊其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身温而汗,此为入腑,虽卒厥不知人,气复则自愈。若唇正青,身冷,此为入脏,亦卒厥不知人,即死。候其左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足厥阴、足少阳俱虚也。病若恍惚,不知人,妄有所见。
张仲景云: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治方。
菖蒲屑内两鼻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著舌下。
又方
取左角发方寸匕烧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肘后》方。
白马尾二七茎,白马前脚甲二枚,烧之,以苦酒丸如小豆大,开口吞二丸,须臾服一丸。
又方
灸鼻人中七壮,又灸阴囊下,去下部一寸,百壮。若妇人灸两乳中。又云:爪剌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此扁鹊法。
又方
以绳围其臂脘,男左女右,绳从大椎上度,下行脊上,灸绳头尽处五十壮,活。此是扁鹊法。
又方
熨其两胁下,取灶中墨如弹丸大,浆和饮之,更以管吹耳中,令三四人更互吹之。
又方
以小管吹鼻孔,梁上尘如大豆著中吹之,令入。
又方
针百会,当鼻中入发际五寸许,针入三分,补之,针足大指甲下肉侧,去甲三分。又针足中指甲上各三分,大指之肉去端韭叶许。又针手少阴锐骨之端各一分。
又方
灸膻中、季肋间二七壮也。(《肘后》惟云灸膻中。《集验》同。并出第一卷中。)
《千金》论曰:风寒之气客于脏间,滞而不能发,故瘖不能言及喉痹失声,皆风邪所为也。入脏皆能杀人。凡尸厥如死,脉动如故,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疗方。
灸百会百壮,针入三分,补之。
又方
针足中指头,去甲如韭叶,并刺足大指甲下内侧,去甲三分。
崔氏论曰:凡尸厥为病,脉动而形无所知,阳脉下坠,阴脉上争,营卫不通,其状如死而犹微有息,其息不常,人乃不知,欲殡殓者,疗之方。
急可以芦管吹其两耳,极尽以气吹之,立起。若人气极,可易人吹之。(出第四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