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台秘要

溪毒方二十一首

《肘后》中溪毒论。葛氏云:水毒中人,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中洒,一名水病,似射工而无物。其诊法:初得之,恶寒,头微痛,目眶疼,心中烦懊,四肢振焮,腰背骨节皆强,筋急,两膝疼,或翕翕而热,但欲睡,旦醒暮剧,手足逆冷至肘膝,二三日则腹中生虫,食人下部,肛中有疮,不痛不痒,不令人觉,视之乃知耳。不即疗,过六七日下部脓溃,虫上食五脏,热盛烦毒,注下不禁,八九日良医所不能疗之。觉得之,急当早视下部,若有疮正赤如截肉者,为阳毒,最急;若疮如蠡鱼齿者,为阴毒,犹小缓,要皆杀人,不过二十日也。欲知是中水,当作数斗汤,以小蒜五升㕮咀,投汤中,莫令太热,热即无力,去滓,消息适寒温以浴,若身体发赤斑纹者是也。其无者非也,当作他病疗之。(文仲、《千金翼》、《备急》同。)

又疗中水毒方。

取梅若桃叶捣,绞取汁三升许,为二服,或干,以水绞取汁,极佳。(《集验》、文仲、《备急》、《千金》同。姚云:小儿不能饮,以汁敷乳头与之。)

又方

取常思草捣,绞汁三升,饮之妙。并以绵裹导下部中,日三瘥。(文仲、《备急》同。)

又方

捣蓝青汁,以少水和,涂头面遍身令匝。(文仲、《千金翼》、《备急》同。)

又方

取蓼一把捣,以酒一升和,绞服之,不过三服。(文仲、《千金翼》、《备急》云。《肘后》用梨叶。)

又方

取大苺连根

上一味,捣作屑服之,亦可投水捣,绞汁饮一二升,并导下部生虫者。夏月常行,多赍此屑,欲入水浴,先以少屑投水上流,便无所畏。又辟射工,家中虽以器盛水浴,亦常以此屑投水中,大佳。(文仲、《千金翼》、《备急》同。)

又今东间诸山州县人,无不病溪毒,每春月多得,亦如京都伤寒之状,呼为溪温,未必皆是射工辈尔,亦尽患疮痢,但寒热烦疼,不解便死耳。方家疗此,用药与伤寒温疾颇相似,今复疏其单疗于此方。

东向三两步,即以手左一搅取水,将蒜一把熟捣,以酒渍之,去滓,可饮两杯,当吐,得吐便瘥。此方甚效。

《备急》疗溪毒方。

取五加根烧末,以酒若浆服方寸匕。(《肘后》、文仲、《备急》同。)

又方

烧鲛鱼皮,以饮服方寸匕,立瘥。

又方

荆叶捣汁,饮之佳。(《肘后》同。)

又方

捣柒姑,以涂之腰背诸处。柒姑生东间,细叶如蒜状。

又方

乌蒜一枚捣,以酒和服半升,得吐即瘥。又名乌韭,山中甚多。

又若下部生疮,已决洞者方。

取秫米一升,盐五升,水一石,煮作麋,坐中,即愈。(文仲、《备急》同。《肘后》并同。)

又方

取桃叶、艾叶捣熟,以水渍之,绞取浓汁,去滓,著盘中坐,有白虫出,瘥。(文仲、《备急》同。《肘后》云:取桃皮叶,无艾叶。)

又方

烧皂荚,捣末,以绵裹导之。

又方

以盐和皂荚末,捣之,绵裹导之。

又方

末牡丹屑,以饮服方寸匕,日三。

又其土俗有疗之术方。

初觉便取溪蒜、豨莶、桃叶剉一斛,蒸使遍热,出布席上,解衣卧上,厚覆衣被,大汗良久,出拭之,勿见风则瘥。已五六日,恐毒入腹,不可救尔,应先服药。东间诸山有大木名埋檀,枝叶上似梨,冬不凋,剥取白皮,皮重叠如纸,搥破,煮服一升,日夜六七遍。无生者,预取干之。亦单用茜根、白蘘荷根、蓝青汁并佳。若卒无根皮,亦可单用蓝汁,可服之。亦可都合,煮取汁渍之。若患腹中痛,恐转成蛊,啖人腹脏者,取猪脂二升熬令燥,水一斗,绞取汁,稍稍服之。(并出第八卷中。)

《千金》疗溪毒方。

取大蒜十枚,合皮安热灰中炮,令热,刀切断头,以柱所著毒处。(文仲、《备急》、崔氏同。)

又方

雄黄 朱砂 常山(各等份)

上三味,五月五日午时,使童子捣合之。(出第二十六卷中。)

张文仲疗溪毒方。

取蓼捣取汁,服一二升,又以涂周匝瘥。

又方

取雄牛膝根一把,捣,水酒共一升渍,绞取汁饮之,日三。雄牛膝,茎白紫色者是。(出第十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