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与台湾周立业兄分享《西游记》的心得体会,结合对中医的思考,对生命又有了一层新的体悟:
如果我们能体认到生命是在时间轴上按照大自然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样一种规律,随着阳气的生、长、化、收、藏而生灭灭生的话,那么就无所谓生与死了,就能真正从生与死这种对立的观念中解脱出来而超然物外了。
什么是超然物外呢?超然物外就是超越大自然阴与阳、生与死的相对的规律,超越诸如人的肉身等有形的物质之外,这就叫超然物外。
做到超然物外,就能获得身心灵的解脱,就能获得大自在。超然物外已经超越了时间上相对的概念,我们的思想会进入更高级别的维度空间,这个维度空间是什么呢?我们沿用古圣先贤的名词,姑且称之为自性空间。
在自性这个维度空间里,已经没有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概念;没有去年、今年、明年的概念;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
在自性维度空间里,已经没有生与死的概念了,生命本身是不生不死的。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圣先贤所发明的“永生”这个词,在自性空间里,生命没有死亡,只有永生,或者说不生不死即是永生。人肉身的死亡其实只是永生这个大的圆运动里的一个极小的拐点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再害怕死亡,就不会再害怕疾病。
既然生命的实相本来是无生无死的,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整天贪生怕死,整天求往生,求生净土,求生天堂,或者求了生死、出轮回等等,因为这些有求之心,有所得心,本身就是妄想,本身就已经违背了自性真心,已经不自然、不清静了。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人之所以会害怕死亡,之所以会有病患,会为死亡、为病患折磨的痛苦不堪,其实是因为我们总执着在生与死这一相对的矛盾中,总是把这具肉身卡死在生与死这一段小槽中,不能跳出生死这一组相对的观念去审视生命运动的本自圆满。
如果我们能用自性维度来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生命本来就是圆满的,所谓的死亡与疾病无非也是为成就我们生命的圆满而设置的一个个小关卡而已,如果我们用“永生”的观念去面对它,就能坦然的走过这些个关卡,当我们坦然走过这些关卡,就会发现关卡也不再是关卡,而成为一道道风景了。
如果我们能跳出生与死的相对观念,用自性高维去看待这个肉身,就会发现它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证悟生命圆运动的一个工具而已,我们之所以养生,尽可能的维修保养好这个肉身工具,最终目的是为了在这一世里尽可能的体悟到生命的真谛而已,否则,这个工具对我们就不会起到真正的价值。如果起不到价值,借用一句俗话来讲就是:活着无非是在浪费地球资源罢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要无谓的消耗自己这一世的生命。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