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涓子疗发背发乳,口已合,皮上急痛,生肉摩踠折,丹参膏方。
丹参 防风 白芷 细辛 川芎 黄芩 芍药 牛膝 大黄 槐子 独活 当归(各一两)
上十二味,切,以腊月猪脂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膏摩病,日三四,不须向火。(《古今录验》同。出第五卷中。)
《肘后》疗诸痈疽发背及乳方。
熬粢粉令黑,鸡子白和之,以涂练上贴痈,小穿练上作小口,以泄毒气令散,燥复易之。此药神效。(文仲、《备急》同。)
又方
以釜底上捣取散。以鸡子中黄和涂之。加少豉弥良。以五月葫及少盐佳。(文仲、《备急》同。一本无下一法。)
又方
取茱萸一升捣之,以苦酒和,贴痈上,干易之佳。
《删繁》疗痈疽发背,九物大黄薄贴方。
大黄 黄芩(各三两) 白芷(二两) 寒水石(五两) 白蔹(五两) 黄柏(二两) 石膏 赤石脂 黄连(各三两)
上药下筛,以三合投粉糜二升中和之,薄涂纸贴肿上,燥易之,肿下止,不下厚敷之。忌生冷、热面、大酢。
又猬皮散,疗诸瘘及浮核坏败,并主男子发背,女子发乳等痈疽,或脓血肉瘤方。
猬皮(一具,烧) 杜仲(八分,炙) 续断(五分) 附子(炮) 地榆(各五分) 厚朴(八分) 藁本(五分) 当归 桂心(各五分) 小露蜂房(一具,烧)
上十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酒进,取瘥止。忌猪肉、生葱、冷水。
又陵鲤甲散,疗发背、乳房痈肿方。
陵鲤(一头,取甲爪,炙) 桂心(三分) 当归(二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酒进。(出第九卷中。)
《千金》疗痈疽发背,猪蹄汤方。
猪蹄(一具,治如食法) 黄芪 黄连 芍药(各三分) 黄芩(三两) 蔷薇根 狼牙根(各八两)
上七味,以水三斗,煮蹄令熟,澄取二斗清,切药,煮取一斗,洗疮一食顷,以绵拭燥,著生肉膏,日二瘥。生痂止痛,加当归、甘草各二两。
又疗痈疽发十指,或起膀胱及发背后生恶肉方。
猪蹄(一具) 当归 大黄 川芎 芍药 黄芩 独活 莽草(各一两)
上八味,蹄取膝下断,治如食法,以水二斗煮取八升,内药,煮取四升,去滓。渍疮两食顷,拭令燥,以麝香膏敷之。其方在前发背部中,只有四味者是也。
又生肉膏,主痈疽发背已溃,令生肉方。
甘草(炙) 当归 白芷 苁蓉 蜀椒 细辛(各二两) 乌喙(六枚) 薤白(二十茎) 干地黄(三两) 续断(一两,无以蛇衔替之)
上十味,以好酢半升相和,渍二宿,猪膏三斤,煎令三沸,三上三下膏成,使用。(刘涓子同。)
又痈发腹背阴匿处,通身有数十者方。
取牛粪干者烧,捣下重绢,以鸡子白和以涂之,干复易。(《肘后》、张文仲、《备急》同。)
又若已结脓,使聚长者方。
以生栝楼根细捣,苦酒和敷上,燥复易之,末赤小豆亦佳。
又凡发背为痈疽已溃未溃者方。
以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肿作饼,厚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艾列其上,灸其豉,使温温热而已,勿令破肉也。其热痛急易之,痈疽当减,便得安。或一日二日若先有疮孔,孔中汁出即瘥。(《备急》、文仲并《翼》同。)
又痈肿发背初作,及经十日以上,肿势焮热,毒气猛盛,日夜疼痛,百药不治者方。
孵段鸡子(一枚) 新出狗矢(如鸡子大)
上二味,搅令调和,微火熬之,令稀稠得所,捻作饼子,肿头坚处贴之,以纸贴上,以绵抹之,时时看之,觉饼子热即易,勿令动转及歇气,经一夜定。其多日患者,三日贴一度瘥止。(谨按《千金》论曰:此方秽恶,不可施于贵胜,然其愈疾一切诸方皆不及。又自外诸方还复备员作仪注而已,学者常当晓斯,以备诸急云耳。并出第二十三卷中。)
《千金翼》诸痈肿发背,及痈疖已溃烂疼痛方。
蒸糜谷更递熨之,当即愈。(一云蔷薇壳更灸熨之。)
又连翘五香汤,主一切恶核疮肿方。
连翘 射干 升麻 独活(各二两) 桑寄生(二两) 通草(二两) 大黄(三两) 丁香(一两) 青木香(二两) 沉香(二两) 薰陆香(二两) 麝香(三两)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减半,内竹沥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未瘥,中间常服佳。
又五香汤,主恶气毒肿方。
沉香 青木香 丁香(各一两) 薰陆香(一两) 麝香(半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集验方》用鸡舌香一两,不用丁香。出第二十四卷中。)
崔氏疗发背及诸疮,久不瘥,有效方。
先以甘草汤洗疮,拭极干,乃嚼胡麻敷上,干即易,从旦至日西,去胡麻。乃取黄连末、滑石末,中半相和,以敷疮上,数数易。明日又依前敷胡麻及黄连等末,更不须洗疮,不过六七日,即瘥。(《必效》、《备急》同。)
又连翘汤,疗患疮肿而渴方。
连翘 蜀升麻(各二两) 黄芩(三两) 枳实(二两,炙) 干蓝(三两) 芍药(二两) 玄参(二两) 白蔹(二两) 甘草(二两,炙) 羚羊角(屑,二两) 通草(二两) 黄芪(二两) 大黄(三两)
上十三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利一两行后,更服去大黄、干蓝,即不利。忌海藻、菘菜。
又犀角饮子方。
犀角(三两,屑) 羚羊角(三两,屑)
上二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渴即饮,尽更作之,时热恐坏,悬著井底,甚妙。
又五香连翘汤,疗恶疮热毒肿,恐恶毒气入腹,兼取利以泄毒气方。
连翘(三两) 蜀升麻(二两) 薰陆香(二两) 淡竹沥(一升) 麝香(一分,研) 青木香(二两) 丁香(一两) 独活(二两) 寄生(三两) 射干(二两) 甘草(二两) 沉香(一两) 大黄(四两,水一升别渍) 朴硝(二两,熬干别内)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绞去滓,然后内大黄、朴硝、竹沥,更煮一两沸,去滓,内麝香。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十里久,以得利一二行为度。慎鸡、猪、鱼、蒜、生冷、酢滑、油腻、面食、小豆、五辛、葵菜等。(《备急》、文仲同。并出第五卷中。)
《备急》葛氏疗始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房方。
皆灸上百壮。半夏末、鸡子白和涂良。姚云:生者神验,以水和涂之。(《肘后》、文仲、《古今录验》、《小品》并同。)
又方
以酢和墓上土茱萸,捣姜、小蒜薄贴并良。(《肘后》、文仲同。并出第四卷中。)
《救急》疗热毒风丹并发背,犀角膏方。
犀角(六分,屑) 升麻(十大分) 羚羊角(六分) 栀子仁(二七枚) 薤白(切,一升) 吴蓝(八分,大蓝亦得) 玄参(六分) 续断 大黄 白蔹 射干 白芷(各六分) 蛇衔(切,一升) 寒水石(十二分) 黄芩(六分) 慎火草(切,一升) 麻黄(六分,去节)
上十七味,切,以竹沥三升,生地黄汁五合,渍药一宿,内猪脂二升,微火上煎十上十下,候白芷黄膏成,去滓,涂病上。(出第五卷中。)
文仲疗发背及妇人发乳及肠痈,木占斯散方。
木占斯 厚朴(炙) 甘草(炙) 细辛 瓜蒌 防风 干姜 人参 桔梗 败酱草(各一两)
上十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七夜四,以多为度。病在上当吐,病在下当下脓血,此谓肠痈之属。凡痈肿即可服,兼疗诸疽痔。若疮已溃便早愈,发背无有不疗。长服去败酱。亦疗妇人诸产癥瘕,益良。(是刘涓子方。《千金》、范汪、《删繁》、《古今录验》同。出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诸痈疮发背有脓血,当归贴方。
当归(一分) 蛴螬(一分) 丹参(一分) 附子(一分,炮) 蜡蜜(一分) 栀子(十枚) 桂心(一分) 胶(一分)
上八味,合煎,以贴疮上。(出第二十一卷中)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